地高辛是临床上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其机制为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Na-K-ATP酶,胞内的Na+更多地通过Na与Ca交换转运,使胞内Ca浓度升高,Ca触发的兴奋-收缩耦联增强,产生正性肌力作用,增加心排血量,降低窦性节律,减慢房室传导等作用。但地高辛也会产生毒性反应,包括各种心律失常,并可因此致死,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道症状。其治疗作用及毒性反应均呈血药浓度依赖性。因此需要充分了解地高辛的药理学知识。

口服地高辛,胃肠道主要的吸收方式是

A:主动转运 B:被动扩散 C:滤过 D:易化扩散 E:胞饮 F:主动吸收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小儿急性传染病,3岁以下的儿童是高发人群。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不包括

A:肠道病毒71型 B:Cox A16 C:Cox A4 D:Cox B2 E:轮状病毒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小儿急性传染病,3岁以下的儿童是高发人群。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不包括

A:肠道病毒71型 B:Cox A16 C:Cox A4 D:Cox B2 E:轮状病毒

某县的3个乡上报了2000年的肠道传染病统计资料,结果如下:甲乡人口数是91960,肠道传染病的发病人数为1122例,乙乡人口数是76740,肠道传染病的发病人数为1499例,丙乡人口数是108930,肠道传染病的发病人数为866例。

哪个乡的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高

A:甲乡 B:乙乡 C:丙乡 D:一样高 E:无法比较

铁在肠道内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直肠 B:盲肠 C:十二指肠 D:回肠 E:结肠

肠道吸收钙的主要部位是

A:十二指肠 B:空肠上段 C: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 D:空肠下段 E:十二指肠和空肠下段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