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物信息学来研究,预测蛋白质结构已成为目前最重要的研究手段。蛋白质结构有不同层次上的定义。
蛋白质初级结构指的是
A:多肽链中线性的氨基酸残基序列 B: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 C:结构域在三维空间按一定的方式排列形成 D:由几条具有三级结构的肽链组成 E: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和结构域
大豆富含优质蛋白质,其中脂肪为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保健作用,但还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
具有降低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主要是
A:β-硫代葡萄糖苷 B:寡苷 C:酚糖苷 D:黄酮类 E:低聚糖
大豆富含优质蛋白质,其中脂肪为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保健作用,但还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
利用大豆糖类作用功能性食品原料,可部分代替蔗糖的部分是
A:葡萄糖 B:果糖 C:乳糖 D:半乳糖 E:低聚糖
某女性患者,10岁,身高140cm,体重29kg,3个月前开始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每日尿量达3000ml,体重下降,空腹血糖14.6mmol/L,尿酮体阳性,诊断为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采用了胰岛素及饮食治疗。
蛋白质、脂肪、糖类占总能量的百分比应分别是
A:10%、20%、70% B:15%、40%、45% C:15%、30%、55% D:25%、35%、40% E:30%、35%、35%
某男,28岁,福建人。初到南极科学考察工作站,其膳食以高蛋白质、高脂肪为主,主要食用肉类、动物肝、蛋类、奶类等食物。
冷适应后,若膳食结构仍以蛋白质、脂肪为主,在一般情况下,下列血清学指标除哪项外均可降低
A:总脂含量 B:高密度脂蛋白 C:极低密度脂蛋白 D:胆固醇含量 E:低密度脂蛋白
某成年女性,能量摄入量为2000kcal.蛋白质提供的能量占总热能的13%,脂肪占27%。
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该是
A:65g B:76g C:80g D:83g E:90g
下述有关糖、脂肪、蛋白质互变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蛋白质可转变为糖 B:脂肪可转变为蛋白质 C:糖可转变为脂肪 D:葡萄糖可转变为非必需氨基酸的碳架部分 E:脂肪中甘油可转变为糖
关于糖、脂肪、蛋白质互变错误是: ( )
A:葡萄糖可转变为脂肪 B:蛋白质可转变为糖 C:脂肪中的甘油可转变为糖 D:脂肪可转变为蛋白质 E:葡萄糖可转变为非必需氨基酸的碳架部分
糖、脂肪、蛋白质分解的最后通路是
A:三羧酸循环 B:氧化磷酸化 C:糖酵解 D:糖原分解 E:磷酸戊糖途径
膳食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排空速度顺序是( )
A:糖类﹥脂肪﹥蛋白质 B:糖类﹥蛋白质﹥脂肪 C:脂肪﹥糖类﹥蛋白质 D:蛋白质﹥ 糖类﹥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