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5岁4个月,因“皮肤淤点,淤斑10+d”在当地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不佳转来本院。当地初诊时血常规仅显示血小板减少。查体:T37.1℃,P110次/min,R25次/min,BP88/56mmHg;轻度贫血貌,皮肤偶见陈旧性淤斑,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检查无异常,肝,脾不大。

目前诊断主要考虑(提示多部位骨髓增生减低,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消失,染色体正常,没有病态造血现象。)

A:急性白血病 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 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免疫性全血细胞减少症 F:巨核细胞减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核酸是生物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极重要作用的一种基本物质。核苷酸是组成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核苷酸由碱基(嘌呤或嘧啶),磷酸及核糖(或脱氧核糖)组成。嘌呤核苷酸合成和代谢中最常见的代谢紊乱是高尿酸血症并由此导致痛风。

使补救合成途径生成嘌呤核苷酸减少而致高尿酸血症的原因是

A:PRPP合成酶亢进 B:HGPRT缺乏 C:嘌呤分解增加 D:糖尿病肾病 E: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或不足

患者,女性,33岁,身高160cm,1年前体重68kg,今年患甲状腺功能亢进后体重减少,呈消瘦状态。

消瘦是指实测体重与标准体重相比减少

A:5%~10% B:10%~20% C:20%~30% D:30%~40% E:40%~50%

激动剂使受体数目减少的现象是

A:受体向上调节 B:受体向下调节 C:改变受体分布 D:受体耦联G蛋白加强 E:受体与G蛋白脱耦联

男性,20岁。腹部钝性伤术后5天,出现高位小肠瘘,每天漏出的液体达3000ml。

为了减少空肠漏出的液体可以采用的办法是

A:胃肠减压 B:瘘管封堵 C:应用生长抑素治疗 D:将液体收集后注入远端肠道 E:以上都是

激动剂使受体数目减少的现象是

A:受体向上调节 B:受体向下调节 C:改变受体分布 D:受体耦联G蛋白加强 E:受体与G蛋白脱耦联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