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气球样变
A:细胞水肿 B:脂质沉积 C:结缔组织玻璃样变 D:血管壁玻璃样变 E:细胞内玻璃样变
患者男,56岁,因“消瘦,食欲减退及右上腹痛”来诊。查体: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肝大,腹腔积液。实验室检查:AFP升高,乙肝表面抗原阳性。CT:肝内巨大结节,约10 cmx8 cm。肝穿刺组织学:细胞呈小梁状排列,小梁之间为肝窦样血管,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易见。
肝细胞癌的细胞类型有
A:肝样细胞 B:透明细胞 C:梭形细胞 D:巨细胞 E:泡沫样细胞
可用于诊断肝细胞损伤的酶较多,如ALT,AST,GGT,ALP,5'-NT,ADA,GLDH ,MAO,CHE,β-PH等,但它们在肝细胞内分布有区别,如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微粒体,内质网等,了解其在细胞内定位有助于了解肝损伤的程度。
肝细胞中几乎全部存在于线粒体的酶是
A:ALT B:LD C:AST D:GGT E:GLDH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3岁,右上腹隐痛伴低热3个月,纳差1月入院,体重下降10公斤。有乙肝病史。体检肝肋下2.5cm可及,质硬,表面不光滑,脾肋下3cm可及。
有关肝细胞癌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常经血道转移 B:常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明显 C:可呈腺管样结构 D:可呈团块状结构 E:种植转移少见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30岁,乏力2月伴肝区疼痛,纳差,体检:巩膜皮肤轻度黄染,肝肋下2横指,质中,无压痛,脾肋下1横指,质中.
下列哪些不属于肝细胞性黄疸改变?
A:病毒性肝炎 B:中毒性肝炎 C:肝硬化 D:败血症 E: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肝细胞气球样变性是
A:细胞水肿 B:脂肪变性 C:萎缩 D:纤维素样坏死 E:包裹钙化
某女性患者,41岁。3年前有黄疸肝炎史,HBsAg(+),HBeAg(+),经治疗后好转,近来乏力纳差,体检:巩膜黄染,轻度肝掌,慢性肝病面容,肝肋下2cm,脾肋下刚及,ALT150U,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1:100(+)。
该病肝细胞破坏的机制是
A:CD8
细胞通过识别肝细胞膜上表达的HBcAg和HLA-I导致细胞溶解 B:CD4
细胞通过识别肝细胞膜上表达的HBcAg和HLA-I导致细胞溶解 C:CD8
细胞通过识别肝细胞膜上表达的HBcAg和HLA-Ⅱ导致细胞溶解 D:CD8
细胞通过识别B细胞膜上表达的HBcAg和HLA-Ⅱ导致肝细胞溶解 E:CD4
细胞通过识别B细胞膜上表达的HBcAg和HLA-Ⅱ导致肝细胞溶解
肝细胞性黄疸()
A:发热、腰痛、贫血、网织红细胞增多 B:皮肤瘙痒、白陶土样粪便、肝内外胆管扩张 C:消化道症状、黄疸、直接及间接胆红素均升高 D:青少年多见,长期轻至中度黄疸 E:发热、出血、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