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6岁,双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多年,近1年来足踝部皮肤颜色发黑,伴瘙痒。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并制定手术治疗方案,最可靠的检查方法为(提示超声检查显示患者双下肢深静脉回流通畅,双股浅静脉重度反流,怀疑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A:下肢静脉超声多普勒检查 B:静脉造影 C:MRI深静脉成像 D:Perthes试验 E:下肢静脉核素显像 F:Pratt试验
患者男,59岁,突发呼吸困难,憋喘7 d。患者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术后卧床2 d,于下床上厕所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喘憋,出冷汗,无明显胸痛。既往高血压史4年,最高血压170/110 mmHg,服药规律,控制较好。查体:血压130/85 mmHg(右上肢),135/90 mmHg(左上肢),呼吸20次/min,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20次/min,心律齐,双下肢无水肿。
此时的治疗(提示 CT肺动脉造影示双肺动脉栓塞。股浅静脉,左腘静脉符合血栓声像图表现,左股静脉反流。)
A:吸氧 B:卧床,保持排粪通畅 C:溶栓治疗 D:肝素,华法林抗凝 E: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 F:下腔静脉滤器
患者男性,55岁。左下脓肿胀不适,可见下肤浅静脉蜿蜒迂曲。左大腿内侧可扪及大隐静脉扩张,内踝处皮肤有浅褐色色素沉着。浅静脉瓣膜功能及交通支瓣膜功能试验均阳性。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要素包括
A:静脉瓣膜发育不良 B:术后早期离床活动 C:血流缓慢 D:血液高凝状态 E:腹压增高 F:血管内膜损伤
腹部CT扫描时某断层上肝门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的空隙称门腔间隙,其上界为肝门静脉分叉处,下界为肝门静脉合成处。此断面胰尾、体、颈出现,胰尾抵达脾门。
肝门静脉右侧可见
A:胆总管 B:肝总管与胆囊管 C:网膜囊 D:脾动脉 E:肝门静脉
直接回流至股静脉的下肢浅静脉是
A:胫前静脉 B:胫后静脉 C:小隐静脉 D:大隐静脉 E:腘静脉
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于( )
A:上肢深静脉 B:上腔静脉 C:下肢深静脉 D:下腔静脉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下列哪个体征可诊断股青肿( )
A:下肢青紫 B:下肢肿胀 C:腓肠肌压痛 D:下肢肿胀、青紫、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