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__性文件 B: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__ C:1982年__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三部__ D:《钦定__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__性文件
如果人民法院于2005年4月30日作出判决,即日作出判决公告,那么该判决生效日期应为:
A:2005年12月1日 B:2005年11月1日 C:2005年5月1日 D:2005年11月15日
根据以下内容 ,回答以下题。
据我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5年我国邮电通信业继续呈迅速增长态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2199亿元,同比增长24.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24亿元,增长10.1%;电信业务总量11575亿元,增长25.4%。全年新增局用交换机4608万门,总容量达到4.7亿门。新增城市固定电话用户1174万户,新增农村固定电话用户2694万户。年末总数达到35043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3977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1066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5860万户,年末达到39343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1457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7886万户。固定及移动电话总数同比增长15.05%,电话普及率已达到57部/百人。
根据上述资料,可以推出:
(1)2004年邮电业务总收入达到9791亿元,同比增速3.4个百分点
(2)2005年局用交换机增幅10.87%
(3)2005年固定电话用户增长了14.52%
A:(1)(2) B:(2)(3) C:(3) D:(2)

2002-2005年我国电话普及率增长最多的一年是( )。
A:2002年 B:2003年 C:2004年 D:2005年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9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7995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了2170万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增强,促进了乡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2005年到2009年,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由27331万人增加到31120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从36.0%上升到39.9%,乡村就业人员总量由48494万人减少到46875万人。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33970万人,2009年减少到29708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18084万人,2009年增加到2168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23771万人,2009年增加到26603万人。
2009年末,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2009年末与2005年末相比,我国第二产业人员年均增加( )。
A:566.4万人 B:708万人 C:720万人 D:900万人
《河北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河北省2010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263.4元,比上年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958元,增长15.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318.3元,增长6.6%;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845元,增长14.8%。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2.3%,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2%,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2005—2010年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元)
116
从2005年到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的变动趋势是( )。
A:逐步扩大 B:逐步缩小 C:先扩大后缩小 D:先缩小后扩大
2005~2008年全国主要港口7月货运吞吐量(单位:万吨) 
与2005年同期相比,上海港2008年7月货运吞吐量占沿海港口合计吞吐量的比重约( )。
A:增加了3.7% B:减少了3.7% C:增加了5.3% D:减少了5.3%
中国在“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迅速,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1.2%,远高于同期3.5%的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经济总量的国际地位实现“三连跳”。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22569亿美元,居世界第5位,2010年增加到58791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也逐年上升,从2005年的5%提高到2010年的9.5%。同时,中国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相当于美国GDP的比例从2005年的17.9%上升至2010年的40.2%。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中国与世界前十位国家和地区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单位:美元
注:①无数据,近似排位。括号里的数字为世界排位
2005—2009年中国人均GNI及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

2009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比2005年增长了()。
A:1.1倍 B:19.1倍 C:2.1倍 D:2.9倍
根据B市住户抽样调查显示,1985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5元,到1994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10503元,九年间年均增长20.8%。随后又经过了六年时间,至2000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906元,六年间年均增长12.2%。至2004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596元,比1985年增长13.4倍,年均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7.0%。2009年该市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245元,比2005年增长了36.1%。
图 B市主要年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图
1985年到2005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最快的五年是( )。
A:1985—1990年 B:1990—1995年 C:1995—2000年 D:2000—2005年
D女士1974年参加工作,其工作单位于1991年参加了养老保险,2006年1月D女士年
涡60岁在该市办理了退休手续并在此居住。D女士参加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并按时缴费,其
视同缴费年限累计为25年。假定:(1)当地对“中人”的过渡性养老金政策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以前的“全部年功补偿法"
(1年=8元)。(2) 2005 年该地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4000元: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2600元。(3)退休时个人账户积累总额为23630元。
根据[国发(2005) 38号]文件,D女士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到的基本养老金
数额为().
A:908元 B:881元 C:850元 D:74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