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能力等同于()。
A:解决问题的能力 B:业务能力 C:服务能力 D:技术能力
()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A:造纸技术 B:活字印刷技术 C:电话、电报技术 D:微电子技术
教育技术研究的是()交叉部分的内容。它既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也不是纯工艺的技术手段。
A:教育与技术 B:教育与教学 C:教学与技术 D:信息技术与教育
()是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
A:信息采集 B:信息传输 C:信息检测 D:信息处理
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
A:微电子技术 B:光电子技术 C:计算机技术 D:通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以( )为基础。
A:电波技术 B:电子计算机技术 C:微电子技术 D:激光技术
材料二:中国有近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就业问题任务繁重、艰巨、紧
迫。据估计,到2010年,全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 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 5000万人,而
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 4000万个。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就业必然成为我国的民生之
本,促进就业必然成为我国的安国之策。
材料二: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 2006年全国劳动力供给增量
中,约有60%是农村新增劳动力,其中绝大部分需要到城镇寻找就业机会。同时,高校毕业生依
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 500万人,至今约有100多万人没有找到
工作,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材料三: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 ,大学生起薪水平正在下滑。2008年4月,智联招聘对职场
新人展开了起薪特别调查。在为期两周的调查中 ,共有8000余人参与。调查显示,与3年前相比,
起薪在3000元以上的高薪职位减少了 1.3%,而起薪在1500元以下的职位则上升了 3.4%,大学生
起薪的平均值约在 1600-1800元的区间。据此,有人得出“大学生身价等同于农民工”的结论。
对于材料三中的“大学生身价等同于农民工”这句话,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A: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紧张的状况 B:它反映了当前大学生的起薪比较低 C:它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起薪高低并不是反映个人社会作用大小的唯一因素 D:既然大学生起薪等同于农民工,因此读大学没有必要
下列关于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教育技术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但并不等同于信息技术 B:教育技术就是信息技术,两者没有区别 C:信息技术的范围大些,它包含教育技术. D:教育技术的范围大些,它包含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