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差动接收器的非平衡方式:
物理层的电气特性有多种标准,其中CCITT的V.11建议中规定 (43) 。常用的EIA。RS-232接口的电气特性与CCITT的 (44) 兼容,在这种电路中,数据“1”的接口电平规定为 (45) 。在RS-232定义的接口线中, (46) 表示计算机请求发送数据, (47) 表示计算机准备接收数据。
A:发送器采用非平衡方式工作,接收器采用平衡方式工作 B:发送器采用平衡方式工作,接收器采用非平衡方式工作 C:发送器和接收器都采用非平衡方式工作 D:发送器和接收器都采用平衡方式工作
物理层的电气特性有多种标准,其中非平衡型标准规定 (22) ,电缆最大长度为 (23) m。新的非平衡标准规定 (24) ,距离为10m时的最高数据率为 (25) 。在多种标准中,数据率最高的是新的平衡型标准,近距离传输其最高数据率可达 (26) 。
22()
A:发送器采用非平衡式方式工作,接收器采用平衡式方式工作 B:发送器采用平衡式方式工作,接收器采用非平衡式方式工作 C:发送器和接收器都采用非平衡式方式工作 D:发送器和接收器采用平衡式方式工作
物理层的电气特性有多种标准,其中非平衡型标准规定 (22) ,电缆最大长度为 (23) m。新的非平衡标准规定 (24) ,距离为10m时的最高数据率为 (25) 。在多种标准中,数据率最高的是新的平衡型标准,近距离传输其最高数据率可达 (26) 。
24()
A:发送器采用非平衡式方式工作,接收器采用平衡式方式工作 B:发送器采用平衡式方式工作,接收器采用非平衡式方式工作 C:发送器和接收器都采用非平衡式方式工作 D:发送器和接收器采用平衡式方式工作
物理层的电气特性有多种标准,其中CCITT的V.11建议中规定 (1) 。常用的 EIA RS-232接口的电气特性与CCITT的 (2) 兼容,在这种电路中,数据“1”的接口电平规定为 (3) 。在RS-232定义的接口线中, (4) 表示计算机请求发送数据, (5) 表示计算机准备接收数据。
1()
A:发送器采用非平衡方式工作,接收器采用平衡方式工作 B:发送器采用平衡方式工作,接收器采用非平衡方式工作 C:发送器和接收器都采用非平衡方式工作 D:发送器和接收器都采用平衡方式工作
物理层的电气特性有多种标准,其中非平衡型标准规定 (56) ,电缆最大长度为 (57) m。新的非平衡标准规定 (58) ,距离为10m时的最高数据率为 (59) 。在多种标准中,数据率最高的是新的平衡型标准,近距离传输其最高数据率可达 (60) 。
56()
A:发送器采用非平衡式方式工作,接收器采用平衡式方式工作 B:发送器采用平衡式方式工作,接收器采用非平衡式方式工作 C:发送器和接收器都采用非平衡式方式工作 D:发送器和接收器采用平衡式方式工作
物理层的电气特性有多种标准,其中非平衡型标准规定 (56) ,电缆最大长度为 (57) m。新的非平衡标准规定 (58) ,距离为10m时的最高数据率为 (59) 。在多种标准中,数据率最高的是新的平衡型标准,近距离传输其最高数据率可达 (60) 。
58()
A:发送器采用非平衡式方式工作,接收器采用平衡式方式工作 B:发送器采用平衡式方式工作,接收器采用非平衡式方式工作 C:发送器和接收器都采用非平衡式方式工作 D:发送器和接收器采用平衡式方式工作
物理层的电气特性有多种标准,其中CCITT 的V.11 建议中规定(6) 。常用的EIA RS-232接口的电气特性与CCITT 的(7) 兼容,在这种电路中,数据“1”的接口电平规定为(8) 。在 RS-232 定义的接口线中, (9) 表示计算机请求发送数据,(10) 表示计算机准备接收数据。
6()
A:发送器采用非平衡方式工作,接收器采用平衡方式工作 B:发送器采用平衡方式工作,接收器采用非平衡方式工作 C:发送器和接收器都采用非平衡方式工作 D:发送器和接收器都采用平衡方式工作
在 DTE 与 DCE 的电气连接方式中, 串扰信号最小的连接方式为 ()。
A:非平衡方式 B:采用差动接收器的非平衡方式 C:平衡方式 D:非对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