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提示牌分为()。
A:提醒类安全牌 B:预防类安全牌 C:禁止类安全牌 D:指令类安全牌
甲建设单位在某城市中心区建设商品房项目,由取得安全产生许可证的 乙施工单位总承包,由丁监理公司监理。乙经过甲同意将基础工程分包给丙 施工单位,丙在夜间挖掘作业中操作失误,挖断居民用水管造成大面积积水, 需抢修。后续又发生两起安全事故:(1)乙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违反规定使 用明火导致失火,造成一名工人受伤;(2)焊接现场作业员万某违章作业造 成漏电失火,王某撤离现场。
以下对丁监理公司的安全责任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 B:依据法律、法规实施监理 C:审查专项施工方案 D:发现安全事故隐患立即向劳动安全管理部门报告 E: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
事故经过
某装饰公司在综合实验研究平台项目精装修工程2号地下车库入口钢架玻璃雨棚施工,该公司易某、陈某、周某等4名工人在现场铺设雨棚顶玻璃时,周某在移动钢架上的木板时,由于没有系安全带,在铺装玻璃的钢架下方也未设置安全底网,从5.5m高玻璃雨棚钢架顶坠落到车库入口地面。
2.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此次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68万元。
3.事故调查结果周某铺装钢架顶玻璃施工中移动木板时,未系安全带在钢架上走动,高处坠落至地面受伤死亡。装饰工公司在综合实验研究平台项目精装修工程2号地下车库入口钢架玻璃雨棚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松散,工人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无安全防护措施,对于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措施监管不到位,未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监理单位对于工人违规行为也不予制止和通报,导致发生高处坠落死亡事故。
唐某是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该企业后来因重大安全事故,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关于刑满释放后就业的限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五年后可以从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B:五年后可以担任建筑施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 C:五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D:五年内不可以担任化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 E:终身不得担任建筑施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
C建筑工程公司原有从业人员650人,为减员增效,2009年3月将从业人员裁减到350人,质量部、安全部合并为质安部,原安全部的8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转入下属二级单位,原安全部的职责转入质安部,具体工作由2人承担。2010年5月,C公司获得某住宅楼工程的承建合同,中标后转包给长期__的包工头甲某,从中收取管理费。2010年11月5日,甲找C公司负责人借用起重机,吊运1台800kN·m的塔式起重机组件,并借用了有A类汽车驾驶执照的员工乙和丙,2010年11月6日中午,乙把额定起重量8t的汽车式起重机开到工地,丙用汽车将塔式起重机塔身组件运至工地,乙驾驶汽车式起重机开始作业,C公司机电队和运输队7名员工开始组装塔身。当日18时,因起重机油料用完且天黑无照明,丙要求下班,甲不同意。甲找来汽油后,继续组装。20时,发现塔式起重机的塔身首尾倒置,无法与塔基对接。随后,甲找来3名临时工,用钢绳绑定、人拉钢绳的方法扭转塔身,转动中塔身倾斜倒向地面,作业人员躲避不及,造成3人死亡、4人重伤。事故告诫我们,建筑施工企业和现场应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施工方案的管理,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及员工培训,加强应急管理措施。
根据《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规定》(应急(201938号),作为企业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可从事的安全生产工作不包括()
A:参与本企业组织的事故调查 B:参与本企业内部隐患排查治理 C:进行本企业员工职业病鉴定 D:为本企业选用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E:参与本企业的安全评估工作
A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3月14日,法定代表人为吕某,企业性质为民营有限公司。集团公司下设焦化厂、炼铁厂、炼钢厂、烧结厂、球团厂、制氧厂、发电厂等生产单位。2016年12月24日起集团公司全面停产检修,停产前在职职工816人。2017年1月2日8时10分左右,炼铁厂热风技师高某到集团公司安环部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工作票,并领取四合一煤气报警仪1台、长管呼吸器1台、呼吸面罩3副、氧气急救瓶2组。8时30分左右,高某将防护设备及工作票交给热风工段长杨某,并强调了安全相关注意事项,杨某带领李某、王某从布袋除尘器1号箱体开始清除积尘。10时左右,热风技师高某巡检到布袋箱体处,看到李某佩戴长管呼吸器正在布袋除尘器5号箱体内作业,杨某、王某在人孔处监护,随后高某到其他检修岗位巡查。12时左右,热风技师高某在检查热风炉热风阀是否漏气漏水时,听到了热风工段长杨某呼救有人煤气中毒,高某立即给炼铁厂副厂长刘某打电话,并迅速赶到布袋箱体处,发现王某、李某、杨某3人倒在9号布袋箱体内,3人均没有佩戴长管呼吸器。12时10分左右,A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安环部长接到炼铁厂厂长电话赶赴现场(途中通知救护车),和赶到现场的炼铁厂副厂长一起佩戴长管呼吸器进入布袋箱体,先后将王某、李某、杨某救出,并利用氧气急救瓶急救,几分钟后救护车赶到现场将王某、李某2人送医院抢救。杨某由A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车辆送医院抢救,后杨某、李某2人于12时30分抢救无效被医院确定死亡。王某被救护车急送医院后脱离危险。事故损失包括:受伤人员的医疗费用45万元,受伤人员的歇工工资26万元,设备设施等固定资产损失380万元,清理现场的费用12万元,停产减产损失60万元,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3万元,善后及丧葬抚恤金115万元,事故罚款30万元等。
根据《安全生产法》,下列关于A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铁厂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铁厂属于下属公司,可不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B:A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铁厂属于下属公司,可不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A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铁厂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进行安全生产管理 D:A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铁厂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E:A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铁厂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企业为金属加工企业,主要从事铝合金轮毂加工制造。B企业的铝合金轮毂打磨车间为二层建筑,建筑面积2000m2,南北两端各设置载重2.5t的货梯和敞开式楼梯,一层有通向室外的钢制推拉门2个,该车间共设有32条生产线,一、二层各16条,每条生产线设有12个工位,沿车间横向布置,总工位数384个,相邻工位最小间距不足1m。打磨车间每个工位设有吸尘器,每4条生产线合用1套除尘系统,共安装有8套除尘系统。8套除尘系统的室外风管相互连通并共用一条主排风管将粉尘排出,车间内的除尘设备、除尘管道及配电箱等均未采取接地措施。2015年“安全生产月”期间,属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检查组对B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打磨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部分地面和粉尘管道表面积尘厚度达2mm以上,部分员工佩戴的防尘口罩失效,个别工位旁地面发现烟蒂,部分女工长发未置于工作帽内。检查组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批评,提醒B企业要做好员工劳动防护等各项工作。7月2日8时,打磨车间265名员工开始工作,其中含7月1日入职但未经培训的员工12人。8时5分,除尘风开启。9时34分,1号除尘器集尘桶发生爆炸,爆炸冲击波沿除尘管道传播,扬起了除尘系统内和车间聚积的铝粉,形成粉尘云,引发连续爆炸,当场造成9人死亡,事故发生后7天内,又有18名重伤人员在医院死亡;事故发生后30天内,死亡人数32人,受伤人数195人。事故再次的经济损失包括:现场抢救、清理现场和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280万元,设备等固定资产损失1000万元,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2900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3500万元,补助及救济费用2100万元,歇工工资800万元,停产损失1800万元,事故罚款1100万元。事故调查发现:该车间除尘系统长时间未清理粉尘,铝粉尘大量聚积。除尘系统风机开启后,打磨产生的高温铝粉尘颗粒在集尘桶上方形成粉尘云。1号除尘器集尘桶锈蚀破损,雨水渗入,桶内铝粉受潮,发生氧化放热反应,达到了铝粉尘的点燃温度,引发除尘系统及车间内粉尘的系列爆炸,除尘系统未设泄爆装置,爆炸产生的高温气体和燃烧物瞬间经除尘管道从各吸尘罩喷出,导致全车间几乎所有工位操作人员直接受到爆炸冲击。同时,B企业盲目组织生产,未建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无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员工对铝粉尘存在的爆炸危险性没有认知,也从未参加过应急救援演练。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B企业对新入职员工的安全培训内容应包括( )。
A:岗位安全操作流程 B:铝粉尘燃烧爆炸危险性 C:工伤事故申报、索赔程序 D:安全设备设施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E:事故发生时自救互救的方法和现场紧急处置措施
《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方针是()。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C: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