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组式放大镜应符合 ( )
A:工作距离为200~300mm B:视野直径为10mm C:放大倍数为6~30倍 D:瞳孔距离调节范围为100mm E:适用于缝合直径0.2mm以上的神经,血管
关于放大摄影的描述,错误的是
A:影像放大降低了空间分辨率 B:摄影时增加肢体与胶片之间的距离 C:影像放大率必须在允许的范围内 D:几何学模糊控制在0.2mm以内 E:细微结构显示清晰
焦点的尺寸在X线摄影中受投影学因素的支配而形成半影,即模糊阴影。其大小可按下式计算:H=F×(b/a)。半影模糊H-0.2mm的模糊值是一般人眼生理视觉的模糊阈值。焦点的允许放大率,因为H=F×b/a=F×(M-1),所以M=1+H/F=1+0.2/F。
若要影像不模糊,最大放大率为
A:2 B:3 C:1.3 D:1.2 E:4
有关影像的放大,正确的叙述是
A:物片距越小放大率越大 B:焦片距越大放大率越大 C:有效焦点越小放大率越大 D:X线摄影影像只有几何尺寸的改变称影像放大 E:以上都是正确的
垂体微腺瘤放大动态扫描能清楚地观察微腺瘤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在增强扫描的早期阶段,在增强的垂体组织内微腺瘤呈局限性低密度影,边界多数清楚;在晚期阶段,微腺瘤可呈等密度或高密度病灶。总之,动态扫描可观察微腺瘤血供的全过程,有利于对微腺瘤的诊断。
以下对垂体微腺瘤的CT放大动态扫描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垂体微腺瘤放大动态扫描能清楚地观察微腺瘤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B:在增强扫描的早期阶段,在增强的垂体组织内微腺瘤呈局限性低密度影,边界多数清楚 C:在晚期阶段,微腺瘤皆为高密度病灶 D:在晚期阶段,微腺瘤可呈等密度或高密度病灶 E:动态扫描可观察微腺瘤血供的全过程
以下关于线性与压缩放大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助听器的输入、输出按照1:1的比例关系进行放大称为线性放大; B:原则上讲,感音神经性聋或动态范围窄和重振患者不适合使用线性放大助听器; C:助听器放大的信号经过压缩,输入、输出不是按照1:1的比例关系进行放大,这种关系称为非线性放大; D:线性系统的主要功能时尽可能完整地把外界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后再移至患者的听觉动态范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