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力矩分配法中,各杆端的最后弯矩值等于:
A:固端弯矩与历次分配弯矩之代数和 B:固端弯矩与历次分配弯矩,传递弯矩之代数和 C:历次分配弯矩之代数和 D:历次分配弯矩与传递弯矩之代数和
图示对称刚架,不计轴向变形,弯矩图为( )。
A:两杆均外侧受拉 B:两杆均部分内侧受拉 C:两杆均内侧受拉 D:两杆弯矩都为零
一冷杉方木压弯构件,承受压力设计值N=50x10N,初始偏心距e=0,弯矩设计值M=2.5x10N·mm,构件截面尺寸为120mmx150mm,构件长度l=2310mm,两端铰接,弯矩作用平面在150mm的方向上。
考虑轴心力和弯矩共同作用的折减系数,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0.421 B:0.449 C:0.509 D:0.425
某五桩基矩形等厚承台尺寸如图14-14所示,由于承台顶部在x,y方向均设有连续的连系梁承担柱底传来的弯矩,承台顶面仅承受柱传来的相应于荷载的基本组合时的竖向力F=3035.2kN。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已知桩截面尺寸为400mmx400mm,承台高度为600mm,h=540mm,h=520mm,柱截面尺寸为600mmx600mm,承台用C30混凝土,钢筋用HRB400级。 提示: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计算。
承台承受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885 B:840 C:750 D:705
某格构式单向压弯柱,采用Q235钢,柱高6m,两端铰接,在柱高中点沿虚轴x方向有一侧向支撑,截面无削弱。柱顶静力荷载设计值:轴心压力N=600kN,弯矩M=+_150kN·m,柱底无弯矩,如图14-7所示。柱肢选用[25b,A=3991mm,I=3.619x10mm,i=95.2mm,I=1.96x10mm,i=22.2mm,y=19.9mm。斜缀条选用单角钢L45x4,A=349mm,i=8.9mm。整个格构式柱截面特性:A=2A=2x3991,I=2.628x10mm,i=181.4mm。
试问,该压弯柱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0.908 B:0.882 C:0.876 D:0.918
拱式桥与同跨径的梁式桥相比,其弯矩和变形要小很多,原因在于( )的作用。
A:竖向力 B:剪力 C:水平力 D:弯矩
力矩分配法中的分配弯矩等于()。
A:固端弯矩 B:远端弯矩 C:不平衡力矩(即附加约束上的力矩)乘以分配系数再反号 D:固端弯矩乘以分配系数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施加预应力,对于构件正截面开裂弯矩和破坏弯矩的影响是()。
A:受拉钢筋施加预应力会提高开裂弯矩和破坏弯矩,而受压钢筋施加预应力则将降低开裂弯矩和破坏弯矩 B: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施加预应力都会提高开裂弯矩和破坏弯矩,其中前者的效果更好些 C:受拉钢筋施加预应力会提高开裂弯矩,但不影响破坏弯矩。受压钢筋施加预应力将降低开裂弯矩,对于破坏弯矩则需视受压钢筋的张拉应力而定,张拉应力较大时会少量地降低破坏弯矩,张拉应力较小时则会增大破坏弯矩 D:以上都不对
在确定梁的纵筋弯起点时,要求抵抗弯矩图不得切入设计弯矩图以内,即应包在设计弯矩图的外面,这是为了保证()。
A: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B: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C:受拉钢筋的锚固 D:箍筋的强度被充分利用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