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初产妇,足月临产18小时,宫口扩大停滞已3小时,宫缩25''/7'~8',宫底32cm,儿头矢状缝在右斜径上,小囟门在7点处(仰卧位),S+1,骶骨平直,坐骨棘骨平直,坐骨切突,坐骨切迹略小于2横指。
此患者胎位应为
A:枕左前位 B:枕左后位 C:枕右前位 D:枕右后位 E:枕右横位
CT最早用于颅脑检查,对颅脑疾病具有很高诊断价值。适用于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肿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炎症、脑实质变性、脑萎缩、术后和放疗后复查以及先天性颅脑畸形等。扫描基线有听眦线、听眉线和听眶线。颅脑增强扫描分为平扫后增强扫描和直接增强扫描两种方法。平扫后增强扫描是在乎扫基础上加做的增强扫描。直接增强扫描是注入对比剂后的逐层连续扫描。
关于颅脑冠状位扫描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A:患者体位有颌顶位和顶颌位 B:颌顶位,听眦线与台面趋于平行 C:顶颌位,正中矢状面与台面中线垂直 D:层厚与层间距,视被检部位的大小选择3~5mm E:头皮下软组织病变,首选冠状位扫描
CT最早用于颅脑检查,对颅脑疾病具有很高诊断价值。适用于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肿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炎症、脑实质变性、脑萎缩、术后和放疗后复查以及先天性颅脑畸形等。扫描基线有听眦线、听眉线和听眶线。颅脑增强扫描分为平扫后增强扫描和直接增强扫描两种方法。平扫后增强扫描是在乎扫基础上加做的增强扫描。直接增强扫描是注入对比剂后的逐层连续扫描。
关于颅脑冠状位扫描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A:患者体位有颌顶位和顶颌位 B:颌顶位,听眦线与台面趋于平行 C:顶颌位,正中矢状面与台面中线垂直 D:层厚与层间距,视被检部位的大小选择2~5mm E:头皮下软组织病变,首选冠状位扫描
耳部CT横断位扫描技术不包括
A:患者的体位成标准的头颅前后位 B:颞骨横断位扫描常用0°和30°断面 C:0°轴位扫描时,头稍仰,使听眶线与床面垂直 D:30°轴位扫描时,头稍前屈,使听眉线与床面垂直 E:30°轴位扫描时,扫描基线为听眦线
视神经病变MR扫描时,斜矢状位扫描线应
A:垂直于视神经 B:平行于视神经 C:平行于大脑正中矢状面 D:垂直于鞍底 E:平行于前颅凹底
视神经病变MRI扫描时,斜矢状位扫描线应()
A:垂直于视神经 B:平行于视神经 C:平行于大脑正中矢状面 D:垂直于鞍底 E:平行于前颅凹底
颞骨矢状扫描体位设计中,错误的是()
A:受检者俯卧 B:头向一侧旋转,枕于20°头架上 C:矢状面前后对应点距床面等距 D:扫描架向头侧倾斜20°,平行矢状面 E:球管围绕头颅前后轴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