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的国别变动情况是()。
A:英国:1868年占中国进口贸易的33.4%,出口贸易的61.8%;如果连印度、香港等地一并算上,占中国进口贸易的92.4%以上,出口贸易的80%多。可以说,直到19世纪末叶止,中国的对外贸易是操诸英国之手 B:日本对华贸易的兴起,始于甲午战争以后,尤其是1905年日本继承了俄国在东北地区的大部分特权以后。1919年,日本竟占中国进口贸易的36.3%,出口贸易的30.9% C:美国对华贸易以1914年世界大战为关键。1931年占进口贸易总额的22.2%,超过日本一跃而居对华进口贸易的首位 D:俄国对华贸易除了在日俄战争后数年间停滞外,一直在稳步增加,直到1936年,中国对苏联出口或由苏联进口的商品,在进口与出口总值中的比例从未超过1% E:法国与德国在中国对外贸易总值中所占比重各在5%以下,但这两个国家同中国的贸易性质截然不同,与前者为顺差,与后者是逆差
()是我国外贸法制建设的基本法,是整个外贸制度的核心。
A:《国际商法》 B:《对外贸易法》 C:《专利法》 D:《海关法》
外贸手续费是指按外经贸部规定的外贸手续费率计取的费用,计算公式为( )。
A:外贸手续费=进口设备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外贸手续费率 B:外贸手续费=进口设备到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外贸手续费率 C:外贸手续费=进口设备抵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外贸手续费率 D:外贸手续费=进口设备原价×人民币外汇牌价×外贸手续费率
我国外贸工作的基本方针是( )。
A:实现贸易顺差 B:保持贸易顺差 C:避免贸易顺差 D:实现外贸基本平衡
外贸易政策的构成包括()。
A:对外贸易总政策 B:进出口商品政策 C:对外贸易国别政策 D:旅客出境政策
外贸行政管理的主要手段有______。
A:进出口许可证管理 B:配额管理 C:外贸企业管理 D:原产地管理 E:海关管理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2007年上海外贸进出口协调快速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829.7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4%。其中,进口总额1390.45亿美元,增长22.1%;出口总额1439.28亿美元,增长26.7%。私营企业出口增速保持领先。全年私营企业出口162.73亿美元,增长40.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出口978.15亿美元,增长28.8%;国有企业出口285.98亿美元,增长15%;集体企业出口12.39亿美元,增长3.1%。
下列关于2007年上海市外贸进出口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07年上海市出口总额的增长速度比进口总额增长速度快3.5个百分点 B: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出口额最高,出口额的增长速度最快 C:私营企业的出口额虽不高,但出口额的增速处于领先地位 D:2007年,上海市进口总额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大约为51%
请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121-125题:
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达到7620亿美元,占全球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1年的4.3%提高到2005年的7.3%。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4221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占全球贸易进出口总额的6.7%。2005年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额由2001年的469亿美元增加到603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增长,2001年我国外汇储备2122亿美元,2005年比2001年增长了2.9倍,居世界第二位,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是()。
A:逆差 B:顺差 C:平衡 D: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