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点字的字形、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诤(zhèng)友 响遏(è)行云 更迭(dié) 蜂涌(yōng)而来 B:訾(zǐ)议 轻歌曼(màn)舞 感喟(kuì) 文过饰(shì)非 C:熟稔(niǎn) 韬(tāo)光养晦 擘(bò)画 含英咀(jǔ)华 D:箴(zhēn)言 奴颜婢(pí)膝 不虞(yú) 饿殍(piǎo)遍野

4.下列诗句的意境,与“片石孤云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最为相似的一项是

A: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B:一院落花无客醉,五更残月有莺啼。 C:幽溪鹿过苔还静,深树云来鸟不知。 D:汉家城阙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镜中。

下列各项中错字最多的一项是

A:歌台暖响  开装镜也  长桥卧波  钩心斗角 B:春光溶溶  雷霆炸惊  绿云拢拢  梳晓环也 C:尽态极艳  廊腰缦回  二川溶溶  各抱地势 D:缦立远视  蜂房水涡  檐牙高啄  隔离天日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各题。

木兰花

晏殊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①歌韵响铮琮,入破②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注】①重头:一首词上下阕节拍完全相同者称作“重头”。②人破:乐曲中的繁声。

20.“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21.“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请联系全词简要分析。

20.从听觉和视觉两个不同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响琤琮”从听觉的角度,写出歌喉的清脆动听;“红乱旋”从视觉的角度,写出舞姿的袅娜迷离。(4分)

21.表达了怀旧伤今、人生无常的思想感情。上片怀旧,回忆初见面时“玉真”留下的美好而深刻的印象;下片伤今,表现自己酒醉黄昏的落寞,感叹故人凋零,始欢终哀,前后对比,表达出人生无常的慨叹。(3分)

【解析】

20.

试题分析:“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写了一个回忆中春日赏花宴会上歌舞作乐的片断,这是“玉真初见”时的样子,她歌舞迷人,歌喉清脆又婉转,韵律往复又回环。舞姿婀娜轻盈,脚踏节拍飞转,红裙飞舞眼缭乱。上下句式音韵完全相同名“重头”,“重头”讲究回环与复叠,故“歌韵”尤为动人心弦。唐宋大曲末一大段称“破”,“入破”即“破”的第一遍。演奏至此时,歌舞并作,以舞为主,节拍急促,故有“舞腰红乱旋”的描写。以“响琤琮”写听觉感受,以“红乱旋”写视觉感受,这一联写歌舞情态,虽未著一字评语,却赞美之意顿出。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这类题目一般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词)有怎样的艺术特色?请赏析这首诗(词)的艺术特色。这类题目的答题思路是:第一步指出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一般认为,诗词常用手法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句子-段落-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第二步分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第三步分析表达效果,指出此种手法有何表达效果,如营造了怎么样的意境,或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或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等。答题模式: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21.

试题分析:“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当年和我一起赏花的人儿,如今细细查点,不足半数在身旁。最折磨人的感觉,不是痛苦,而是惆怅的情绪;最令人伤感的,不是生离死别,而是景色依然,人已天涯云杳。诗人沉湎在回忆中,感觉人生是孤独的。所有的痛苦和美好,都终将随着岁月慢慢远去。只剩下淡淡的忧伤和回忆。从全词来看,本词上片追忆早年初见美人时的喜悦与欢欣,下片写今日物是人非的惆怅,在对比中抒发了好景不长的人生感慨。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②分析景语。鉴赏古代诗歌,把握情感态度,应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当然考试中对不熟悉的作家作品,命题者都要作注,以便于考生把握诗歌的内容。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木兰花

晏 殊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①歌韵响铮琮,入破②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注】

①重头:一首词上下阁节拍完全相同者称作“重头”

②入破;乐曲中的繁声.

19.“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20.“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请联系全词简要分析。

19.从听觉和视觉两个不同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响琤琮”从听觉的角度,写出歌喉的清脆动听;“红乱旋”从视觉的角度,写出舞姿的袅娜迷离。。(答出听觉和视觉两个不同角度,2分;结合诗句合理阐释,4分。语意相近即可)

20.表达了怀旧伤今、人生无常的思想感情。上片怀旧,回忆初见面时“玉真”留下的美好而深刻的印象;下片伤今,表现自己酒醉黄昏的落寞,感叹故人凋零。始欢终哀,前后对比,表达出人生无常的慨叹。(准确指出思想情感内涵,2分;指出对比并恰当说明具体的对比内容3分。语意相近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9.“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中,上句“响铮琮”从听觉角度写歌声的清脆,下句“红乱旋”从视觉的角度写歌女的舞姿优美。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0.诗歌的情感类试题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词句作答,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此句中回忆当时一起赏花的人,而今很少了,两相对比,所以表达了怀旧伤今、人生无常的思想感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歌台暖响,_________;舞殿冷袖,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春光融融  风雨凄凄

歌台暖响,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春光融融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是古典舞的哪个作品?( )

A:《霓裳羽衣歌》 B:《响屐舞》 C:《飞天》 D:《掌上舞》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