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是()。
A:各民族共同繁荣 B:把各民族紧紧的凝聚在一起 C:各民族共同进步 D:增强民族的综合国力
2011年4月15日,____出席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分别会见前来与会的外国领导人和外国部长级代表。本次年会的主题是 ( )
A: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 B:关注增长质量,掌控经济格局 C:新形势下的共同准则 D: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凝聚共识、巩固团结
2009年12月7日至12月18日,联合国 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隆重召开。这次会议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____会议上发表了题为《 ,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大会最后发表《哥本哈根协议》。
A:气候变化 凝聚共识 B:拯救人类 共同应对 C:世界发展 凝聚共识 D:改善气候 共同应对
“兴边富民”行动实施10多年来,逐步缩小了边境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各民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明显增强。这说明( )
A:民族区域自治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 B:民族平等是民族区域自治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C: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 D: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这表现在
A: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B: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C: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D: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和共同愿望
2009年3月29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举行。与会的海内外人士纷纷表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应从对黄帝的缅怀和追思中汲取力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努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则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础,这说明:( )
A: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B: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C: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D:民族平等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伊索寓言》中说:“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从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角度看,这说明了
A: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 B:民族平等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C: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D: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保证
努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则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础,这说明( )
A: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B: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C: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D:民族平等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意义在于( )。
A:顺应了历史潮流,回应了时代要求,凝聚了各国共识 B: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 C: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 D: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E: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 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