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三级结构预测主要方法有实验方法,同源模建和从头预测3种。
用从头预测方法来获得蛋白质结构模型的特点是
A:不能做小分子预测,计算量大 B:适于对蛋白质核心结构进行预测,计算量小 C:对序列相似度高的序列模拟比较有效,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D:基于分子动力学原理,寻找能量最低的构象 E:基于同源比对原理,寻找能量最高的构象
背景材料
某机电工程公司施工总承包了一项大型原油储备库工程,该工程主要包括 4 台 50000m³浮顶原油储罐及 其配套系统和设施。工程公司项目部对 50000m³浮顶罐的施工方案进行了策划,确定罐壁焊缝采用自动焊的 主体施工方案,为了减少脚手架的塔设和投入,选用了适宜的内挂脚手架正装法组装管壁。确定主体施工方 案后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按规定程序进行了审批。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 1:由于罐壁自动焊接设备不能按计划日期到达施工现场,为不影响过程进度,项目部决定将罐壁 焊缝自动焊改为焊条电弧焊(手工焊)。为此,项目部按焊条电弧焊方法修改了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总工 程师批准后实施。在施工过程中被专业监理工程师发现,认为改变罐壁焊接方法属于重大施工方案修改,项 目部对施工组织设计变更的审批手续不符合要求,因此报请总监理工程师下达了工程暂停令。
事件 2:修改罐壁焊接方法后,工程公司项目部把焊缝的焊条电弧焊焊接作为质量控制的重点,制定了 合理的焊接顺序和工艺要求,并编制了质量预控制方案。
事件 3:在对第一台焊接的 50000m³浮顶罐进行罐壁焊缝射线检测及缺陷分析中,认为气孔和密集气孔 是出现频次最多的超标缺陷,是影响焊接质量的主要因素。项目部采用因果分析方法,找出了焊缝产生气孔 的主要原因,制订了对策表。在后续的焊接施工中,项目部落实了对策表内容,提高了焊接质量。
问题
2.事件 1 中,为什么监理工程师认为项目部对施工组织设计变更的审批手续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的理由:施工单位的审批和实施程序不正确。施工组织设计一经批准,施工单位 和工程相关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未经审批不得擅自修,原则的重大变更,须履行原审批手续。P297
A 公司承建中水管道工程,全长870m,管径DN600mm,XXXXX垂直下穿快速路后,沿道路北侧绿地向西排入内湖,管道覆土3.0m-3.2m,管材为XXX素钢管,防腐层在工厂内施作。施工图设计建议:长38m下穿快速路的管段采用机械顶管法施工混凝土套管,其余管段全部采用开凿法施工。施工区域土质较好,开挖土方可用于沟槽回填,施工时可不考虑地下水影响。依据合同约定,A公司将顶管施工分包给B专业公司。开槽段施工从西向东采用流水作业。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质量员发现个别管段沟槽胸腔回填存在采用推土机从沟槽一侧推土入槽不当施工现象,立责令施工队停工整改。
事件二,由于发现顶管施工范围内有不明管线,B公司项目部征得A公司项目负责人同意,拟改用人工顶管方法施工混凝土套管。
事件三,质量安全监督部门例行检查时,发现顶管坑内电缆破磨损较多,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对A公司和建设单位进行通报批评,A公司对B公司处以罚款。
事件四,受局部拆迁影响,开槽施工段出现进度滞后局面,项目部拟采用调整工作关系的方法控制施工进度。
分析事件一中施工队不当施工那个可能产生的后果,并写出正确做法。
可能造成的后果有:沟槽塌方、管道位移或破坏。正确的做法:管道回填从管底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回填;管顶 500mm以上部位,可用机械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夯实,每层回填高度应不大于200mm;
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的回填材料,应由两侧对称运入槽内,不得直接扔在管道上, 其他部位回填,严禁集中推入.
A 公司承建中水管道工程,全长870m,管径DN600mm,XXXXX垂直下穿快速路后,沿道路北侧绿地向西排入内湖,管道覆土3.0m-3.2m,管材为XXX素钢管,防腐层在工厂内施作。施工图设计建议:长38m下穿快速路的管段采用机械顶管法施工混凝土套管,其余管段全部采用开凿法施工。施工区域土质较好,开挖土方可用于沟槽回填,施工时可不考虑地下水影响。依据合同约定,A公司将顶管施工分包给B专业公司。开槽段施工从西向东采用流水作业。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质量员发现个别管段沟槽胸腔回填存在采用推土机从沟槽一侧推土入槽不当施工现象,立责令施工队停工整改。
事件二,由于发现顶管施工范围内有不明管线,B公司项目部征得A公司项目负责人同意,拟改用人工顶管方法施工混凝土套管。
事件三,质量安全监督部门例行检查时,发现顶管坑内电缆破磨损较多,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对A公司和建设单位进行通报批评,A公司对B公司处以罚款。
事件四,受局部拆迁影响,开槽施工段出现进度滞后局面,项目部拟采用调整工作关系的方法控制施工进度。
简述调整工作关系方法在本工程的具体应用。
可以采用的调整工作关系的方式有,开槽施工段和顶管施工段同时开始施工,开槽段的沟槽开 挖、管道敷设、管道焊接、管道回填等施工过程可以组织流水施工,本工程属于线性工程,可以 多点分段施工,搭接作业,加快施工进度。
受拆迁影响的部位可以放在最后完成。
某隧洞工程,施工单位与项目业主签订了120000万元的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每延长(或缩短)1天工期,处罚(或奖励)金额3万元。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施工前,施工单位拟定了三种隧洞开挖施工方案,并测算了各方案的施工成本,见表2.1
表2.1 各施工方案施工成本单位:万元
当采用全断面法施工时,在地质条件不好的情况下,须改用其他施工方法,如果改用先拱后墙法施工,需再投入3300万元的施工准备工作成本。如果改用台阶法施工,需再投入1100万元的施工准备工作成本。
根据对地质勘探资料的分析评估,地质情况较好的可能性为0.6。
事件2:实际开工前发现地质情况不好,经综合考虑施工方案采用台阶法,造价师测算了按计划工期施工的施工成本、间接成本为2万元/天;直接成本每压缩工期5天増加30万元,每延长工期5天 减少20万元。
问题:
绘制事件1中施工单位施工方案的决策树。
[QQ截图20161109102037.gif]
某隧洞工程,施工单位与项目业主签订了120000万元的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每延长(或缩短)1天工期,处罚(或奖励)金额3万元。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施工前,施工单位拟定了三种隧洞开挖施工方案,并测算了各方案的施工成本,见表2.1
表2.1 各施工方案施工成本单位:万元
当采用全断面法施工时,在地质条件不好的情况下,须改用其他施工方法,如果改用先拱后墙法施工,需再投入3300万元的施工准备工作成本。如果改用台阶法施工,需再投入1100万元的施工准备工作成本。
根据对地质勘探资料的分析评估,地质情况较好的可能性为0.6。
事件2:实际开工前发现地质情况不好,经综合考虑施工方案采用台阶法,造价师测算了按计划工期施工的施工成本、间接成本为2万元/天;直接成本每压缩工期5天増加30万元,每延长工期5天 减少20万元。
问题:
列式计算事件1中施工方案选择的决策过程,并按成本最低原则确定最佳施工方案。
机会点4成本期望值=102000+6800+3300=112100万元
机会点5成本期望值=106000+6800+1100=113900万元
由于机会点5的成本期望值大于机会点4的成本期望值,所以应当优选机会点4的方案。
机会点1 总成本期望值=(101000+4300) x0.6+ (102000+4300) x0.4=105700万元
机会点2总成本期望值=(99000+4500) x0.6+ (106000+4500) x0.4=106300万元
机会点3总成本期望值=(93000+6800) x0.6+112100x0.4=104720万元
由于机会点3的成本期望值小于机会点1和机会点2的成本期望值,所以应当优选机会点3的方案。
某隧洞工程,施工单位与项目业主签订了120000万元的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每延长(或缩短)1天工期,处罚(或奖励)金额3万元。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施工前,施工单位拟定了三种隧洞开挖施工方案,并测算了各方案的施工成本,见表2.1
表2.1 各施工方案施工成本单位:万元
当采用全断面法施工时,在地质条件不好的情况下,须改用其他施工方法,如果改用先拱后墙法施工,需再投入3300万元的施工准备工作成本。如果改用台阶法施工,需再投入1100万元的施工准备工作成本。
根据对地质勘探资料的分析评估,地质情况较好的可能性为0.6。
事件2:实际开工前发现地质情况不好,经综合考虑施工方案采用台阶法,造价师测算了按计划工期施工的施工成本、间接成本为2万元/天;直接成本每压缩工期5天増加30万元,每延长工期5天 减少20万元。
问题:
事件2中,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施工单位应压缩工期,延长工期还是按计划工朗施工?说明理由。
按计划工期每天费用=2万元/天
压缩工期每天费用=2+30/5-3=5万元/天
延长工期每天费用=2-20/5+3=1万元/天
由于延长工期每天费用最小,所以应当选延长工期的方案。
某隧洞工程,施工单位与项目业主签订了120000万元的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每延长(或缩短)1天工期,处罚(或奖励)金额3万元。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施工前,施工单位拟定了三种隧洞开挖施工方案,并测算了各方案的施工成本,见表2.1
表2.1 各施工方案施工成本单位:万元
当采用全断面法施工时,在地质条件不好的情况下,须改用其他施工方法,如果改用先拱后墙法施工,需再投入3300万元的施工准备工作成本。如果改用台阶法施工,需再投入1100万元的施工准备工作成本。
根据对地质勘探资料的分析评估,地质情况较好的可能性为0.6。
事件2:实际开工前发现地质情况不好,经综合考虑施工方案采用台阶法,造价师测算了按计划工期施工的施工成本、间接成本为2万元/天;直接成本每压缩工期5天増加30万元,每延长工期5天 减少20万元。
问题:
事件2中,施工单位按计划工期施工的产值利润率为多少万元?若施工单位希望实现10%的产值利润率,应降低成本多少万元?
产值利润率=(120000-106300) /120000=11.42%
(120000-106300-X) /120000=10%
求解,成本降低额=1700万元
背景资料,某安装公司中标一机床厂的钢结构厂房制作安装及机电安装工程、编制质量预控措施时安装公司重点抓住工序质量控制,除设置质量控制点外,还认真地进行工序分析,即严格按照第一部书面分析,第二部试验核实,第三步制定标准的三个步骤,并分别采用各自的分析控制方法,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工程施工质量。安装公司在钢结构厂房安装时,由于搭建脚手架的地基下陷,发生了脚手架坍塌事故,造成2人死亡,5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800万元,经有关部门调查确认,安装公司主要负责人未能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本次事故发生,并按国家现行的安全事故等级划分规定。对安装公司及其主要责任人进行了处罚。在设备螺纹连接件装配时,施工班组遇到有预紧力规定要求的紧固螺纹的连接,经技术交底和反复实践,施工人员熟练掌握各种紧固方法的操作技能,圆满完成了所有螺纹连接的紧固工作。在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中,安装公司采用了“施工成本偏差控制”法。实施过程中,计划成本是9285万元,预算成本是9290万元,实际成本是9230万元,施工成本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问题:
4、列式计算本工程施工成本的实际偏差,并简述项目成本控制的常用方法还有哪些?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二级公路一桥隧相连项目,其中桥梁跨布置为(65+120+65)m,③号桥台紧邻隧道进口洞门。隧道全长910m,净宽5m,单洞双向两车道,最大埋深100m,进、出口50m范围内埋深均小于20m(属浅埋隧道)。横跨布置与隧道围岩级别及其长度、掘进速度见图所示:
该项目实施工程中发生了事件:事件一:桥梁为T型钢构,采用挂篮悬臂浇筑,设计文件要求悬臂浇筑须对称平衡。中跨、边跨合拢段长度均为2m,靠近桥台4m梁段采用现浇施工。事件二:隧道掘进工期为12个月,采用进、出口双向开挖,但最后30m为单项开挖。由于受③ 号桥台的施工限制,决定先由A作业队从出口向进口方向掘进,待③号桥台施工完成后,立即 由B作业队从进口掘进,且最后30m决定由B作业队单独完成。事件三:洞口工程施工包括以下工序:①截水沟施工;②边、仰坡开挖;③套拱及长管棚施工;④边、仰坡防护。事件四:A作业队在进洞30m后,现场负责人决定将开挖方法有台阶法改成全端面法。问题:
事件一中,边跨4m现浇梁端应采用何种方法施工?说明本桥合拢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