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房地产开发企业(以下简称甲企业)开发建设小区,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后开始预售。蒋某于2009年3月1日与甲企业签订了购买该小区16幢602室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单元价格为6000元/m,并依照约定向房屋登记机构申请办理了相关登记。合同约定建筑面积为120m,交房时间为2009年10月1日,保修期限为5年,双方未对房屋面积误差的处理方式进行约定。蒋某也预付购房款并签订了16幢602室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甲企业于2009年10月1日正式交房,蒋某2009年10月17日领到的房屋所有权证书上记载建筑面积为116m。蒋某于2010年2月装修入住,2012年9月27日发现屋面严重漏水。

关于屋面漏水的说法,正确的为( )。

A:屋面漏水不属于保修范围 B:不在商品住宅保修期内 C:蒋某可以要求建筑商承担责任 D:蒋某可以要求甲企业承担责任

某市2009年底进行棚户区改造。房屋拆迁补偿方式,棚户区业主可以选择房屋产权调换或货币补偿。选择房屋产权调换方式的,被拆迁房屋与调换房屋面积相等部分不补差价,超面积按单价2800元/m补交房款。刘某将其在该棚户区的房屋出租给李某,房屋登记簿上记载的该房屋建筑面积50m,实际建筑面积为60m,其中10m建筑面积为刘某3年前搭建的违章建筑。刘某选择房屋产权调换方式,调换的房屋建筑面积为80m,其被拆迁房屋的市场价格为13.85万元。

关于安置李某的说法,正确的为( )。

A:应由拆迁入负责安置 B:应由刘某负责安置 C:如果房屋租赁合同及时解除,无安置义务 D:如果房屋租赁合同未解除,在未实行安置的情况下,临时过渡房屋应由李某居住

某市2009年底进行棚户区改造。房屋拆迁补偿方式,棚户区业主可以选择房屋产权调换或货币补偿。选择房屋产权调换方式的,被拆迁房屋与调换房屋面积相等部分不补差价,超面积按单价2800元/m补交房款。刘某将其在该棚户区的房屋出租给李某,房屋登记簿上记载的该房屋建筑面积50m,实际建筑面积为60m,其中10m建筑面积为刘某3年前搭建的违章建筑。刘某选择房屋产权调换方式,调换的房屋建筑面积为80m,其被拆迁房屋的市场价格为13.85万元。

关于刘某申请安置房的房屋登记的说法,正确的为( )。

A: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后,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申请预告登记 B: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后,刘某应当申请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 C:房地产开发企业未按约定与刘某申请预告登记,刘某可以单方申请预告登记 D:房屋竣工交付后,刘某应当申请房屋初始登记

某市2009年底进行棚户区改造。房屋拆迁补偿方式,棚户区业主可以选择房屋产权调换或货币补偿。选择房屋产权调换方式的,被拆迁房屋与调换房屋面积相等部分不补差价,超面积按单价2800元/m补交房款。刘某将其在该棚户区的房屋出租给李某,房屋登记簿上记载的该房屋建筑面积50m,实际建筑面积为60m,其中10m建筑面积为刘某3年前搭建的违章建筑。刘某选择房屋产权调换方式,调换的房屋建筑面积为80m,其被拆迁房屋的市场价格为13.85万元。

关于刘某取得安置房应缴纳税费的说法,正确的为( )。

A:应缴纳房屋所有权登记费80元 B:免征营业税 C:免征契税 D:无须交纳土地增值税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题: 某商业建筑,建筑总高度26m,总建筑面积137519㎡。其地下一层为地下汽车库、人防、设备用房和建筑面积为10000㎡的地下商业。地下汽车库停车数为499辆,建筑层高3.70m,净高2.30m,主梁高0.90m,车库防火分区面积均小于4000㎡,防烟分区面积不大于2000㎡,机械排烟系统按防火分区设置,并按排风与排烟兼容的模式工作,且排风口与排烟口分开设置,系统排烟量按每小时换气6次计算,其中最大的一个机械排烟系统为PY(F)-B1-3系统,为防烟分区Ⅰ(面积为1426㎡),防烟分区Ⅱ(面积为1726㎡)和防烟分区Ⅲ(面积为2000㎡)服务,其排烟风机的排烟量为53280m³/h,系统构成如图2—31—1所示。 该系统的主排烟风管上壁贴主梁底敷设,每个防烟分区接出一排烟支管,支管从主管接出处设有排烟防火阀。在每条支管的适当位置上设有两个排烟口,均设在风管下壁,每个百叶排烟口均带排烟阀,具有手柄启动和电信号自动控制功能,平时常闭,每个排烟口距防烟分区最远距离不大于30m。另外在每条支管的适当位置上接出两条排风竖管,在接出处设70℃防火阀,平时常开,在温度达到70℃时,能自动关闭,在竖管上还设有上下两个常开百叶风口,上部和下部排风口各按比例排除汽车尾气。主排烟风管进入风机房后与正压送风机保持3m远距离,并在接人排烟风机前设置280℃自动关闭的总防火阀,该阀动作后能联动排烟风机停运。该系统所服务的区域设有机械补风系统,补风量按风机排烟量的50%确定。 该地下汽车库设有与地上商业共用的防烟楼梯间并设有正压送风系统,采用楼梯间竖向井道加压送风、前室不送风方式,风口为常开百叶风口,风口按“每隔二到三层设一个风口的原则”布置在地上一、三、五层,加压送风量按规范选用,能满足门洞风速的要求。由于地下商业区有餐饮场所,厨房油烟管道采用不锈钢板制作,并沿防烟楼梯间敷设至屋面。 发生火灾时建筑内所有通风空调系统的电源自动切断,火灾确认信号自动启动排烟风机运行并联动打开起火防烟分区的排烟口,当排烟风机前的总防火阀280℃自动关闭时排烟风机联动停运。火灾时,当进入排风支管的烟温达70℃时支管上的防火阀自动关闭,并联动排烟风机停运。 该系统在消防验收时,采用在现场向感温探测器加温的方法使其动作,并手动按下手动报警按钮,系统上的排烟风机转入排烟工况,并联动系统上的6个排烟口自动开启,随后验收人员用柔软纸条贴在排烟口处,只见软纸条未被风口吸引,因此该系统验收不合格。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GB50045--1995)规定,下列符合防烟楼梯间要求的是(  )。

A:楼梯间及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 B:楼梯间前室应设置防排烟设施 C:楼梯间严禁敷设可燃气体管道 D:楼梯间的疏散门应朝疏散方向开启 E:楼梯间前室应设置消火栓

某电力工程公司项目部承接了一个光伏发电工程施工项目,光伏发电工程位于某工业园区12个仓库的屋面,工程的主要设备、材料有光伏板(1.5×1m、18.5kg、30V、8A、255W),直流汇流箱,并网型光伏逆变器,交流配电柜,升压变压器(0.4/1OkV),电缆,专用接插件等。 因光伏板安装在仓库屋面,仓库建筑的防雷类别应提高一个等级,建筑屋面需增加避雷带(见图3);光伏板用金属支架固定,并接地可靠,20块光伏板串联成一个光伏直流发电回路,用2芯电缆接到直流汇流箱。项目部依据规范和设计要求编制了光伏发电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并在施工前进行了技术和安全交底。 在光伏发电工程的施工中发生了以下2个事件。 事件1:采购的镀锌扁钢进场后未经验收,立即搬运至仓库屋面,进行避雷带施工,被监理工程师叫停,后经检查验收达到合格要求,避雷带施工后,仓库建筑防雷类别满足光伏发电工程要求。 事件2:在光伏板安装互连后,用2芯电缆接到直流汇流箱时,某个作业人员没有按施工技术方案要求进行操作,造成触电事故,后经事故检查分析,项目部有技术和安全交底记录,并且交底的重点是光伏板接线时的防触电保护措施。 光伏发电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项目部及时整理施工记录等技术资料,将完整的工程竣工验收档案移交给项目建设单位。

写出本工程避雷带材料验收的合格要求。

主要验收运至工地的避雷带材料和制品的质量证明书、出厂日期、使用有效期、施工方法说明书,并根据不同部位的不同要求对耐火材料的牌号、级别、砖号、尺寸、数量进行抽检或者全部检查,必要时由实验室检验。参见教材P104.

某电力工程公司项目部承接了一个光伏发电工程施工项目,光伏发电工程位于某工业园区12个仓库的屋面,工程的主要设备、材料有光伏板(1.5×1m、18.5kg、30V、8A、255W),直流汇流箱,并网型光伏逆变器,交流配电柜,升压变压器(0.4/1OkV),电缆,专用接插件等。 因光伏板安装在仓库屋面,仓库建筑的防雷类别应提高一个等级,建筑屋面需增加避雷带(见图3);光伏板用金属支架固定,并接地可靠,20块光伏板串联成一个光伏直流发电回路,用2芯电缆接到直流汇流箱。项目部依据规范和设计要求编制了光伏发电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并在施工前进行了技术和安全交底。 在光伏发电工程的施工中发生了以下2个事件。 事件1:采购的镀锌扁钢进场后未经验收,立即搬运至仓库屋面,进行避雷带施工,被监理工程师叫停,后经检查验收达到合格要求,避雷带施工后,仓库建筑防雷类别满足光伏发电工程要求。 事件2:在光伏板安装互连后,用2芯电缆接到直流汇流箱时,某个作业人员没有按施工技术方案要求进行操作,造成触电事故,后经事故检查分析,项目部有技术和安全交底记录,并且交底的重点是光伏板接线时的防触电保护措施。 光伏发电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项目部及时整理施工记录等技术资料,将完整的工程竣工验收档案移交给项目建设单位。

本工程避雷带应如何进行电焊连接?施工后的仓库建筑为几类防雷建筑?

1)避雷带之间的连接应采用搭接焊接。焊接处焊缝应饱满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得有夹渣、咬肉、裂纹、虚焊、气孔等缺陷,焊接处应做防腐处理。参见教材P121 2)一类防雷建筑的屋顶避雷网格间距为5MX5M;二类防雷建筑的为10MX10M;三类防雷建筑的为20MX20M。参见教材P121.

下列关于建筑避雷带(网)的施工技术要求描述错误的是( )。

A: 建筑屋面上的避雷带一般为明敷,避雷带应热镀锌。 B: 钢材厚度应大于或等于4mm的,镀层厚度应不小于65μm。 C: 避雷带在女儿墙和屋顶上明敷时应平直,高度统一,预埋的支持件应成一直线,直线段间距为1m,转弯处为0.5m。 D: 圆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2倍,双面施焊。

避雷带是沿建筑物边缘敷设的()。因为最可能受到雷击的部位往往是屋脊、屋沿、女儿墙、烟囱、通风管道以及建筑物的边缘等,在建筑物最可能遭受雷击的地方装设避雷带,就可对建筑物进行有效保护。

A:接地金属带 B:钢筋 C:围墙 D:电线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