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可采用掩蔽法。掩蔽法分为()。
A:络合掩蔽; B:沉淀掩蔽; C:氧化-还原掩蔽; D:滴定掩蔽。
掩蔽干扰离子的方法有哪些?
在EDTA滴定中,下列有关掩蔽剂的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铝、锌离子共存时,可用NH4F掩蔽Zn2+,而测定Al3+ B:测定钙、镁时,可用三乙醇胺掩蔽少量Fe3+、Al3+ C:Bi3+、Fe2+共存时,可用盐酸羟胺掩蔽Fe3+的干扰 D:钙、镁离子共存时,可用NaOH掩蔽Mg2+
滴定CaO是,加入一定量的KF,是为了防止()。加入()是为了掩蔽Fe3+、Al3+、TiO4-等离子。
硅酸形成胶体沉淀吸附Ca2+离子;三乙醇胺
如原水中高价金属离子(Al3+、Fe3+)含量较多,使离子交换剂中毒,可以()。
A:用洁净的水清洗 B:用空气吹洗 C:用2%~3%浓度的酸定期处理 D:增加再生剂量
某溶液中主要含有Fe3+、Al3+、Pb2+、Mg2+,以乙酰丙酮为掩蔽剂,六亚甲基四胺为缓冲溶液,在pH=5~6时,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所测得的是()
A:Fe3+含量 B:Al3+含量 C:Pb2+含量 D:Mg2+含量
配位滴定中,在使用掩蔽剂消除共存离子的干扰时,下列注意事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掩蔽剂不与待测离子配合,或形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远小于待测离子与EDTA配合物的稳定性 B:干扰离子与掩蔽剂所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应比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更稳定 C:在滴定待测离子所控制的酸度范围内应以离子形式存在,应具有较强的掩蔽能力 D:掩蔽剂与干扰离子所形成的配合物应是无色或浅色的,不影响终点的判断
丁二酮重量法测定钢中镍,用酒石酸掩蔽Fe3+,Al3+,Ti4+等的干扰,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氨水、掩蔽体、沉淀剂加入的顺序是()
A:氨水、掩蔽体、沉淀剂 B:掩蔽体、氨水、沉淀剂 C:掩蔽体、沉淀剂、氨水 D:无需考虑试剂加入顺序
用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Al3+时,要消除Fe3+干扰,可采用( )
A:控制溶液酸度 B:加入掩蔽剂 C:加氧化剂或还原剂 D:选择适当的波长
用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Al3 +时,要消除Fe3 +干扰,可采用( )
A:控制溶液酸度 B:加入掩蔽剂 C:加氧化剂或还原剂 D:选择适当的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