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键效应
A:295~300nm B:217~220nm C:1700~1800cmˉ1 D:420nm E:低40cmˉ1
氢键效应
A:离子交换色谱 B:聚酰胺色谱 C:葡聚糖凝胶G D:大孔吸附树脂 E:硅胶或氧化铝吸附色谱选择合适的色谱条件分离下列各组化合物
氢键效应造成碱性不同的是( )
A:东莨菪碱<莨菪碱 B:顺-10-羟基二氢去氧可待因>反-10-羟基二氢去氧可待因 C:小檗碱>吗啡 D:秋水仙碱<吗啡 E:麻黄碱>去甲麻黄碱
氢键效应造成碱性不同的生物碱为( )
A:异喹啉<四氢异喹啉 B:麻黄碱<去甲麻黄碱 C:伪麻黄碱>麻黄碱 D:利血平<一般叔胺碱 E:咖啡碱<一般生物碱
下列物质中不存在氢键的是( )。
A:冰醋酸中醋酸分子之间 B:液态氟化氢中氟化氢分子之间 C:一水合氨分子中的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 D:可燃冰(CH4·8H2O)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
下列物质中不存在氢键的是( )。
A:冰醋酸中醋酸分子之间 B:液态氟化氢中氟化氢分子之间 C:一水合氨分子中的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 D:可燃冰(CH4·8H2O)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
下列物质中不存在氢键的是( )。
A:冰醋酸中醋酸分子之间 B:液态氟化氢中氟化氢分子之间 C:一水合氨分子中的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 D:可燃冰(CH4·8H2O)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