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下车时,应提醒乘客尽量从()并观察后面有无车辆和行人。
A:右侧下车 B:左侧下车 C:左右侧下车
驾乘人员下车时应()。
A:停车后立即开门下车 B:观察前方交通情况 C:先开车门再观察侧后情况 D:先观察侧后情况,再缓开车门
调车作业上下车时必须遵守()规定。
A:上车时,车速不得超过15公里/小时 B:在站台上,上下车时,车速不得超过10公里/小时 C:蹬乘内燃,电力机车作业时,必须在机车停稳时,再下车(设有便于上下车蹬的调车机除外) D:不准迎面上车
对上下车注意事项,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迎面上下车 B:选择便于上下车的敞车、棚车,避免选择平车、砂石车等 C:上下车时,注意地面,选好地点 D:根据自身条件,可以适量超速上下车
调车人员在上下车时应注意()
A:上车时应面向车辆前进方向,严禁迎面上车 B:严禁超速上下车 C:应选择安全地点上下车 D:在路肩窄,路基高的线路上和高度超过1.1米的站台上作业时须停上停下
在下车站,对超过免费重量的旅客携带品,其超重部分应()。
A:加倍补收四类包裹运费 B:补收四类包裹运费 C:按该件全部重量补收上车站至下车站四类包裹运费 D:按该件全部重量加倍补收上车站至下车站四类包裹运费
张杰同学下车后,需要穿越马路。()
A:从刚下车的车尾过马路 B:从刚下车的车头过马路 C:待车开走以后过马路 D:从左边下车看清无过往车辆才过马路
下列关于地下车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下车站站台至站厅的疏散楼梯、扶梯和疏散通道的通过能力,应保证在远期或客流控制期中超高峰小时最大客流量时,一列进站列车所载乘客及站台上的候车乘客能在6min内全部疏散至站厅公共区或其他安全区域 B:站台至站厅以及站厅至地面的每一组出入口应至少设置2处人行楼梯,或备用自动扶梯 C:站台端部均应设置用作区间疏散的楼梯。建筑高度大于36m的高架车站,站台两端应加设直达地面的防烟楼梯间 D:单洞双线载客运营区间隧道的线路间宜设置耐火极限不小于1.00h的防火隔墙。不设防火隔墙时,应在区间隧道内每隔800m设置直通地面的疏散井,井内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
()的条件对施工期问的地下车库抗浮最为不利。()
A:(A) 地下车库的侧墙已经建造完成,地下水处于最高水位 B:(B) 地下车库的侧墙已经建造完成,地下水处于最低水位 C:(C) 地下车库顶板的上覆土层已经完成,地下水处于最高水位 D:(D) 地下车库顶板的上覆土层已经完成,地下水处于最低水位
有5个乘车上班的人M、N、O、P、Q,每天早晨都到同一个火车站上车。这列火车从这个车站出发,一路上停6个车站,车站以1至6编号,火车先在1号车站停车,然后按车站顺.序停车,最后在6号车站停车。已知: ①M不是在1号车站就是在2号车站下车; ②O总是在Q下车的前一站或后一站下车; ③P总是在3号车站下车; ④Q总是在4号或5号或6号车站厂车; ⑤没有人下车后又重新上车。 一天早晨,1号车站没人下车。这5个乘车上班的人分别在其余5个车站下了车。 以下各个判断除了一个判断外,其余判断均有可能成立,请指出那个不可能成立的判断。( )
A:N在Q下车的前一站下车 B:P在O下车的前一站下车 C:N在5号站下车 D:Q在6号车站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