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5岁,车祸致右下肢活动障碍1天入院,诊断右胫骨骨折。既往体健,术前检查正常。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切复内固定术。穿刺点选择L,穿刺置管成功后注入2%利多卡因5ml,患者述耳鸣,视物模糊,口舌发麻。

提示:患者耳鸣,视物模糊和口舌发麻为一过性,2分钟后恢复正常,回吸硬膜外导管无回血,观察5分钟,无脊麻现象,随即注入2%利多卡因15ml,注药后5分钟患者出现烦躁,谵语,肌肉抽动,旋即出现惊厥,意识消失,此时发现硬膜外导管中有血液回流。提问:出现上述症状后如何处理?

A:静脉注射呼吸兴奋剂 B:维持循环稳定 C:保护患者不受惊厥所致的意外伤害 D: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 E:肌内注射咪唑安定5~10mg/kg F:气管插管行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

患者男,25岁,车祸致右下肢活动障碍1天入院,诊断右胫骨骨折。既往体健,术前检查正常。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切复内固定术。穿刺点选择L,穿刺置管成功后注入2%利多卡因5ml,患者述耳鸣,视物模糊,口舌发麻。

提示:气管插管后,ECG提示室颤,无自主呼吸。提问:以下处理哪些是不恰当的?

A:鼻导管吸氧 B:继续IPPV控制呼吸 C:胸外心脏按压,同时立即准备胸外电除颤 D: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E: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 F:静脉注射呼吸兴奋剂

某60岁患者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硬膜外置管后即给予1%利多卡因和0.2%地卡因混合液(含肾上腺素)8ml,数分钟后病人心跳,呼吸骤停。

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

A:穿刺置管顺利 B:注药前回抽无血液 C:注药前回抽无脑脊液 D:预防性用阿托品,麻黄素 E:确使用试验剂量

 患者男,30岁,多发伤,B型超声提示中等量以上腹腔积液,需留置腹腔引流管。置管时利多卡因50 mg局部麻醉,注射后5 min出现呼吸困难,BP 80/40mmHg。)

临床采取措施预防局部麻醉药毒性反应的发生,以下预防措施中错误的是(提示中等量以上腹腔积液,需留置腹腔引流管。置管时利多卡因50 mg局部麻醉,注射后5 min出现呼吸困难,BP 80/40mmHg。)

A:选择合适的局部麻醉药并严格控制用量 B:局部麻醉药中加用肾上腺素 C:注射前常规回抽,以防局部麻醉药直接注入血管 D:快速推注药物 E:注药前应用非抑制量的巴比妥类药物

患儿,女,生后10小时,体重3kg,肛门闭锁,骶管阻滞下行肛门成形术。术前心脏功能正常,一般状态良好。麻醉操作顺利,注入0.8%利多卡因含1:40万U肾上腺素溶液5ml,1分钟后,出现面部抽搐,肢体抖动,肌内注射1%硫喷妥钠2.5ml,抽搐停止,手术顺利完成。

该患者骶管阻滞用0.8%利多卡因应为

A:4ml B:3ml C:4.5ml D:2.5ml E:1.5ml

某男性患者,32岁,多发伤,B型超声提示中等量以上腹腔积液,需留置腹腔引流管。置管时利多卡因50 mg局部麻醉,注射后5 min出现呼吸困难,BP 80/40mmHg。

临床采取措施预防局部麻醉药毒性反应的发生,以下预防措施中不正确的是(提示中等量以上腹腔积液,需留置腹腔引流管。置管时利多卡因50 mg局部麻醉,注射后5 min出现呼吸困难,BP 80/40mmHg。)

A:选择合适的局部麻醉药并严格控制用量 B:局部麻醉药中加用肾上腺素 C:注射前常规回抽,以防局部麻醉药直接注入血管 D:快速推注药物 E:注药前应用非抑制量的巴比妥类药物

套管变形卡的原因是()。

A:井内大量结垢,使井内管柱不能正常提出 B:套管错断或损坏 C:注水管柱长期生产未及时更换 D:由于井口未装防落物保护装置

仓管员应保证账、物、卡一致,其中卡指的是()。

A:记分卡 B:考勤卡 C:物料卡

在安装散热器的支管时,应在支管上设置管卡的是( )。

A:任意长度均可不设置管卡 B:支管长度超过1.5m C:任意长度均应设置管卡 D:支管长度小于2m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