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进行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通过统计研究发现,销售额每增加500万元,需增加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共20人。新增人员中,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的比例是1:7:2。该企业预计2014年销售额将比2013年销售额增加1000万元。根据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情况,该企业制定了总体规划和员工招聘计划。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影响该企业人力资源外部供给量的因素有( )。
A:企业人员调动率 B:企业人才流失率 C:本地区人力资源总体构成 D:行业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
金都公司是国内一家大型制造企业,为了便于商品的销售,他们将产品存放在分布于全国各地的12个分拨中心,每个分拨中心都建有仓库和自己的车队,为其所在的整个地区提供销售服务。大批量运输使得工厂能以经济批量进行生产。各工厂按周计划生产,尽量减少按月计划生产所出现的预测误差,降低误差的影响。 各分拨中心每种产品的基本库存水平是在历史销售水平的基础上确定的。如果是新产品,就根据目标客户及其估计销量来确定存储地点。 金都公司用商品完好率来衡量其运营业绩,并将其简称为客户服务。分拨中心DRP系统是其效率的充分保证。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降低配送成本,金都公司决定与异产业的铭泰公司开展共同配送,主要原因是( )。
A:同产业配送容易泄漏商业机密 B:异产业配送能提高物流效率 C:异产业配送能发挥产业间的互补优势 D:异产业配送能提高企业间物流的效率
某苯胺生产企业对技术改造问题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目前企业投产的两条生产线,每年生产苯胺合计25吨,但随着设备的老化和技术的落后,每年的成本逐渐增加,产品品质也有所下滑。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需耗资50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时,拆除旧设备将会损失200万元,而这些旧设备的残值为50万元。技术改造完成后,每吨苯胺的成本将由原来的450元降低至425元,假设苯胺行业的标准投资效益系数为0.3。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企业技术改造的中心是( )。
A:提高技术水平 B:扩大再生产 C:提高经济效益 D:提高企业地位
为了提高现金使用效率,企业应尽量加速收款,为此,必须满足的要求有()。
A:加速资金存入自己往来银行的过程 B:减少顾客付款的邮寄时间 C:减少企业收到顾客开来支票与支票兑现之间的时间 D:尽量使用预收账款等方法
小企业在进行人才选聘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以尽量降低选错人的概率,这些原则包括()。
A:德才兼备 B:经验至上 C:不拘一格,能力至上 D:内部优先 E:量才适用
如果企业能尽量使它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发生的时间趋于一致,就可以使其所持有的交易性现金余额降低到最低水平,这就是所谓的()。
A:现金流量同步 B:加速收款 C:使用现金浮游量 D:推迟应付款的支付
2015年2月,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8.2亿件,同比增长18.7%;业务收入完成136.0亿元,同比增长22.5%。消费者对快递业务进行的申诉中,有效申诉(确定企业责任的)占总申诉量的97.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29.8万元。2015年2月,全国每百万件快递业务中,有效申诉量未23.4件,对企业1的每百万件有效申诉量为75.13件,环比增长48.0%,对企业2的每百万件有效申诉量未32.56件,环比增长55.0%,对企业3的每百万件有效申诉量为31.86件,环比增长140.0%,对企业4的每百万件有效申诉量为17.81件,环比增长36.0%。


将4家企业按2015年1月每百万件快递业务丢失损毁的有效申诉量按从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企业2,企业1,企业3,企业4 B:企业1,企业2,企业3,企业4 C:企业2,企业1,企业4,企业3 D:企业1,企业2,企业4,企业3
根据材料,回答1~5题。2015年2月,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8.2亿件,同比增长18.7%;业务收入完成136.0亿元,同比增长22.5%。消费者对快递业务进行的申诉中,有效申诉(确定企业责任的)占总申诉量的97.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29.8万元。2015年2月,全国每百万件快递业务中,有效申诉量为23.4件。对企业1的每百万件有效申诉量为75.13件,环比增长48.0%;对企业2的每百万件有效申诉量为32.56件,环比增长55.0%;对企业3的每百万件有效申诉量为31.86件,环比增长140.0%;对企业4的每百万件有效申诉量为17.81件,环比增长36.0%。2015年2月对四家企业的每百万件快递业务有效申诉量
2015年2月四家企业每百万件快递业务有效申诉量环比增长率 单位:%
将四家企业按2015年1月每百万件快递业务丢失损毁有效申诉量从高到低排序,以下正确的是 ( )
A:企业2、企业1、企业3、企业4 B:企业1、企业2、企业3、企业4 C:企业2、企业1、企业4、企业3 D:企业1、企业2、企业4、企业3
根据所给图表、文字资料回答以下几题。图1:1994至2006年全国报纸印刷量增长曲线
表2:1994至2006年全国报纸印刷量增长曲线
在1994至2006年间,全国报纸印刷总量持续增长。以2004年为例,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有30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企业占90%,而且全部增长5%以上,增长率达两位数的企业占66.67%。年印刷量在5亿至10亿对开张之间的企业有26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25家,增长率达到两位数的有19家。到了2005年,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有29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17家,增长5%以上的有11家,而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8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有11家。年印刷量在5亿至10亿对开张之间的企业有31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20家,增长5%以上的有16家,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13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有10家。再看2006年,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有31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19家,增长5%以上的有14家,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10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有11家。年印刷量在5亿至10亿对开张之间的企业有28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20家,增长5%以上的有14家,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7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有8家。
2005年与2006年相比,年印刷量在5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中,以下正确的一行是()
2005 2006
A:年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数 11 11 B:年增长率低于5%的企业数 33 31 C:年增长率在两位数的企业数 13 10 D:年印刷量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百分比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