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与乙国合作生产某种药品。具体的合作形式如下:乙国企业向甲国企业提供厂房,机器设备和技术力量。待项目实现投产后,甲国以该项目所产的药品偿还乙国企业的各种投资,剩余的产品归甲国企业留成。在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批药品出厂之后十年间,乙国企业通过这个项目净获利1000万元。
当甲国企业偿还完乙国企业全部投资及利息之后,若甲国银行仍然要通过国际银行信用的方式支持这项产品的出口,可以通过( )实现。
A:甲国银行提供出口信贷 B:甲国银行向该药品出口国承销商提供贷款 C:甲国银行向该药品进口国提供汇票解付 D:甲国企业向提供原料的第三国申请延期付款
以下()是出口企业
A:不具有进出口经营权委托出口货物的商贸企业或个人。 B:不具有进出口经营权委托出口货物的生产企业 C: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 D: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
2012年7月1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3126元,从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已经达到近30%。随着人民币快速升值,中国企业出口要素优势逐渐在减弱。材料说明了()
A:人民币快速升值将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冲击 B:用100元美元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 C:人民币升值,美国出口中国商品价格提高 D:外币的汇率升高,有利于外商来华直接投资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56-60题。
2013年江苏省贸易进出口总额550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5%,其中,出口3288.5亿美元,增长0.1%;进口2219.9亿美元,增长1.1%。
一般贸易出口额145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加工贸易出口额1500.6亿美元,下降6.4%,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为2142.6亿美元和1279.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比重分别为65.2%和38.9%。其中,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出口693.2亿美元,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54.2%。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1942.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1%,占出口总额的59.1%;私营企业出口额996.8亿美元,增长11.9%,占出口总额的30.3%,比重较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对欧盟、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出口额分别为571.2亿美元、654.3亿美元、312.4亿美元和368.3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一9.7%、2.6%、1.3%和9.2%;对东盟、韩国、中国台湾出口额分别为334.4亿美元、167.5亿美元和119.7亿美元,分别增长9.0%、2.1%和13.2%;对拉丁美洲、非洲、俄罗斯出口额分别为198.2亿美元、93.0亿美元和49.3亿美元,分别下降9.6%、6.0%和9.9%。
2012年江苏省私营企业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 )。
A:30.3% B:28.1% C:27.1% D:33.5%
2003年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共计165万家,比1999年翻了一番。各类企业在数量上保持了增长态势,其中国有企业数量比1999年增长11%,合资企业数量增长23%,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数量增长了15倍,集体企业数量增长了12倍,私营企业数量增长了30倍。外商独资企业除了数量跃居首位,其产品出口额也以接近50%的速度增长,并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主要提供者。2003年,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出口金额达到683亿美元,是1996年出口额的16倍,年均增长49%,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62%;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2003年出口金额为236亿美元,年均增加28%,占总额21%;国有企业出口额从1996年的37亿美元增至2003年的11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7%,但2003年仅占总份额的10%。私营企业出口25亿美元,是1996年9万美元的近3万倍,年均增长率高达331%。
1996年,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中所占比重都在30%左右,目前,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面已居主导地位。
1996至2003年间,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数量增长最快的是()。
A:国有企业 B:私营企业 C:合资企业 D:集体企业
2003年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共计165万家,比1999年翻了一番。各类企业在数量上保持了增长态势,其中国有企业数量比1999年增长11%,合资企业数量增长23%,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数量增长了15倍,集体企业数量增长了12倍,私营企业数量增长了30倍。外商独资企业除了数量跃居首位,其产品出口额也以接近50%的速度增长,并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主要提供者。2003年,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出口金额达到683亿美元,是1996年出口额的16倍,年均增长49%,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62%;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2003年出口金额为236亿美元,年均增加28%,占总额21%;国有企业出口额从1996年的37亿美元增至2003年的11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7%,但2003年仅占总份额的10%。私营企业出口25亿美元,是1996年9万美元的近3万倍,年均增长率高达331%。
1996年,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中所占比重都在30%左右,目前,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面已居主导地位。
如果2003年相对于2002年的企业出口额增长率等于年均增长率,则2002年合资和独资企业的出口额是国有企业的()倍。
A:66倍 B:46倍 C:26倍 D:16倍
2003年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共计165万家,比1999年翻了一番。各类企业在数量上保持了增长态势,其中国有企业数量比1999年增长11%,合资企业数量增长23%,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数量增长了15倍,集体企业数量增长了12倍,私营企业数量增长了30倍。外商独资企业除了数量跃居首位,其产品出口额也以接近50%的速度增长,并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主要提供者。2003年,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出口金额达到683亿美元,是1996年出口额的16倍,年均增长49%,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62%;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2003年出口金额为236亿美元,年均增加28%,占总额21%;国有企业出口额从1996年的37亿美元增至2003年的11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7%,但2003年仅占总份额的10%。私营企业出口25亿美元,是1996年9万美元的近3万倍,年均增长率高达331%。
1996年,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中所占比重都在30%左右,目前,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面已居主导地位。
从1996至2003年间,关于各种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所占的比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私营企业所占比重几乎没有变化 B:国有企业所占比重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 C: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所占比重增加了15个百分点 D: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所占比重下降了15个百分点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2007年上海外贸进出口协调快速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829.7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4%。其中,进口总额1390.45亿美元,增长22.1%;出口总额1439.28亿美元,增长26.7%。私营企业出口增速保持领先。全年私营企业出口162.73亿美元,增长40.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出口978.15亿美元,增长28.8%;国有企业出口285.98亿美元,增长15%;集体企业出口12.39亿美元,增长3.1%。
2007年上海市国有企业出口额大约占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的()
A:20% B:15% C:10% D:5%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2007年上海外贸进出口协调快速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829.7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4%。其中,进口总额1390.45亿美元,增长22.1%;出口总额1439.28亿美元,增长26.7%。私营企业出口增速保持领先。全年私营企业出口162.73亿美元,增长40.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出口978.15亿美元,增长28.8%;国有企业出口285.98亿美元,增长15%;集体企业出口12.39亿美元,增长3.1%。
下列关于2007年上海市外贸进出口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07年上海市出口总额的增长速度比进口总额增长速度快3.5个百分点 B: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出口额最高,出口额的增长速度最快 C:私营企业的出口额虽不高,但出口额的增速处于领先地位 D:2007年,上海市进口总额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大约为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