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沪,深证券交易所对债券回购交易的申报单位,最小报价变动单位及申报数量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上海证券交易所:申报单位为手,1000元标准券为1手 B:上海证券交易所:申报价格最小变动单位为0.005元或其整数倍 C:深圳证券交易所:最小报价变动为0.01元或其整数倍 D: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单位为合计面额1000元及其整数倍

注册会计师在考虑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生成的交易数量,信息和复杂计算的数量时,应当考虑的内容有( )。

A: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是由谁设计的 B:系统生成的数据是否通过网络传输 C:是否采用BtoB或者CtoC的系统 D:企业是否存在大量交易数据,以至于用户无法识别并更正数据处理错误

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表。甲公司下设若干家子公司和联营公司。在审计关联方关系和交易时,A注册会计师遇到下列事项,请代为作出正确的专业判断。

在评估和应对与关联方交易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时,下列说法中,A注册会计师认为正确的是()。

A:所有的关联方交易和余额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B:实施实质性程序应对于关联方交易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更有效,因此无须了解和评价与关联方关系和交易相关的内部控制 C:超出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关联方交易导致的风险属于特别风险 D:A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所有关联方交易的商业理由

对资产项目在各机构单位间实际的或虚拟的交易而引起的数量变化,应该记录在()。

A:资本和金融账户 B:资产数量其它变化账户 C:重估价账户 D:以上都不对

下列关于沪、深证券交易所对债券回购交易的申报单位、最小报价变动单位及申报数量的规定,说法正确的有( )。

A:上海证券交易所:申报单位为手,1000元标准券为1手 B:上海证券交易所:申报价格量小变动单位为0.005元或其整数倍 C:深圳证券交易所:量小报价变动为0.01或其整数倍 D: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单位为合计面额1000元(即1手)及其整数倍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60号)要求,我国进行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13年年度资料,普查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有证照个体经营户,相关调查显示,2013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1085.7万个,比2008年末(2008年是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375.8万个,产业活动单位1303.5万个,增加417.1万个,有证照个体经营户3279.1万个,增加405.4万个。从行业角度看,2013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281.1万个,占25.9%;制造业225.3万个,占20.7%,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52万个,占14%。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1642.7万个,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78.6万个,住宿和餐饮业240.8万个。
  从单位性质看,2013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中,企业法人单位占75.6%,比2008年末提高了5.7个百分点;机关事业法人单位占9.6%,比2008年末下降了3.9个百分点;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占14.8%,比2008年末下降了1.8个百分点。
  从登记注册类型看,2013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法人。外商投资企业法人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法人分别为800.6万个10.6万个和9.7万个。在内资企业法人中,国有企业法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1.4%,私营企业法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68.3%。

下列法人单位中,数量最多的是( )。

A:2013年末,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法人单位数 B:2013年末,外商投资企业法人单位数 C:2013年末,国有企业法人单位数 D:2008年末与2013年末间,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单位增加数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60号)要求,我国进行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13年年度资料,普查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有证照个体经营户,相关调查显示,2013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1085.7万个,比2008年末(2008年是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375.8万个,产业活动单位1303.5万个,增加417.1万个,有证照个体经营户3279.1万个,增加405.4万个。从行业角度看,2013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281.1万个,占25.9%;制造业225.3万个,占20.7%,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52万个,占14%。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1642.7万个,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78.6万个,住宿和餐饮业240.8万个。从单位性质看,2013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中,企业法人单位占75.6%,比2008年末提高了5.7个百分点;机关事业法人单位占9.6%,比2008年末下降了3.9个百分点;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占14.8%,比2008年末下降了1.8个百分点。从登记注册类型看,2013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法人、外商投资企业法人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法人分别为800.6万个、10.6万个和9.7万个。在内资企业法人中,国有企业法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1.4%,私营企业法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68.3%。

下列法人单位中,数量最多的是( )。

A:2013年末,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法人单位数 B:2013年末,外商投资企业法人单位数 C:2013年末,国有企业法人单位数 D:2008年末与2013年末间,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单位增加数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60号)要求,我国进行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13年年度资料,普查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有证照个体经营户,相关调查显示,2013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1085.7万个,比2008年末(2008年是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375.8万个,产业活动单位1303.5万个,增加417.1万个,有证照个体经营户3279.1万个,增加405.4万个。从行业角度看,2013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281.1万个,占25.9%;制造业225.3万个,占20.7%,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52万个,占14%。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1642.7万个,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78.6万个,住宿和餐饮业240.8万个。
  从单位性质看,2013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中,企业法人单位占75.6%,比2008年末提高了5.7个百分点;机关事业法人单位占9.6%,比2008年末下降了3.9个百分点;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占14.8%,比2008年末下降了1.8个百分点。
  从登记注册类型看,2013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法人。外商投资企业法人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法人分别为800.6万个10.6万个和9.7万个。在内资企业法人中,国有企业法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1.4%,私营企业法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68.3%。

下列法人单位中,数量最多的是( )。[2017增]

A:2013年末,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法人单位数 B:2013年末,外商投资企业法人单位数 C:2013年末,国有企业法人单位数 D:2008年末与2013年末间,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单位增加数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