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2013年对外投资有关资料如下: (1)1月20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购买A公司发行的股票200万股准备长期持有,实际支付价款10000万元,另支付相关税费120万元,占A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40%,能够对A公司施加重大影响,投资时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30000万元(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 (2)4月17日,甲公司委托证券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B公司股票,并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支付价款1600万元(其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4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4万元。 (3)5月5日,甲公司收到B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40万元并存入银行。 (4)6月30日,甲公司持有B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下跌为1480万元。 (5)7月15日,甲公司持有的B公司股票全部出售,售价为1640万元,款项存入银行,不考虑相关税费。 (6)A公司2013年实现净利润5000万元。 (7)A公司2013年年末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资本公积700万元。假定除上述资料外,不考虑其他相关因素。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第(1)~(5)题。
甲公司购买B公司股票的会计处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购买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计入投资收益科目 B:支付相关的交易费用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C:6月30日应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124万元 D:6月30日应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80万元
对于开发-持有-出租-出售模式和购买-持有-出租-出售模式来说,两者的共同点是( )。
A:现金流入都包括销售收入和销售税费 B:现金流出都包括购买成本,购买税费和装修费用 C:现金流入都包括出租收入和持有期末的转兽收入 D:现金流出都包括购买成本,购买税费,装修费用和运营成本
需要消费者作出最大购买投入的购买类型是( )
A:习惯性 B:寻求多样化 C:化解不协调 D:复杂购买
购买力平价可分为:()
A:金平价 B:铸币平价 C:绝对购买力平价 D:相对购买力平价
赎回条款相当于债券持有人在购买可转换公司债券时( )。
A:无条件出售给发行人的1张美式卖权 B:无条件发售给发行人的1张美式买权 C:无条件向发行人购买的1张美式卖权 D:无条件向发行人购买的1张美式买权
赎回条款相当于债券持有人在购买可转换公司债券时( )。
A:无条件出售给发行人的1张美式卖权 B:无条件向发行人购买的1张美式买权 C:无条件出售给发行人的1张美式买权 D:无条件向发行人购买的1张美式卖权
在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中, “购买者以什么方式购买商品”是消费者行为中的 ( )。
A:购买目的 B:购买对象 C:购买组织 D:购买行动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题:甲找到在某国有公司任出纳员的朋友乙,提出向该公司借款5万元用于购买假币,并许诺出售假币获利后给乙好处费。乙便擅自从自己管理的公司款项中借给甲5万元。甲拿到5万元后,让丙从外地购得假币若干,然后在本地出售。出售一部分后,甲便送给乙2万元好处费。甲后来在出售假币的过程中被公安人员抓获。甲如实交代了让丙购买假币和自己出售假币的行为,还主动交代了自己使用面值5000元的假币购买家电产品的事实,但未能如实说明购买假币的5万元现金的来源。乙得知甲被抓后,担心受刑罚处罚,便携带10万元公款潜逃外地,后被司法机关抓获归案。
关于出售、购买假币罪的共犯关系,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甲、乙、丙三人成立出售、购买假币罪的共犯 B:甲、乙二人成立出售、购买假币罪的共犯 C:甲、丙二人成立出售、购买假币罪的共犯 D:甲单独成立出售、购买假币罪,乙、丙不成立出售、购买假币罪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题:甲找到在某国有公司任出纳员的朋友乙,提出向该公司借款5万元用于购买假币,并许诺出售假币获利后给乙好处费。乙便擅自从自己管理的公司款项中借给甲5万元。甲拿到5万元后,让丙从外地购得假币若干,然后在本地出售。出售一部分后,甲便送给乙2万元好处费。甲后来在出售假币的过程中被公安人员抓获。甲如实交代了让丙购买假币和自己出售假币的行为,还主动交代了自己使用面值5000元的假币购买家电产品的事实,但未能如实说明购买假币的5万元现金的来源。乙得知甲被抓后,担心受刑罚处罚,便携带10万元公款潜逃外地,后被司法机关抓获归案。
关于甲出售、购买假币与使用假币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使用假币罪应被出售、购买假币罪吸收 B:使用假币罪与出售、购买假币罪为牵连关系,应从一重处罚 C:对使用假币罪与出售、购买假币罪应实行并罚 D:甲就使用假币罪成立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