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 7 月 21 日,在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指导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两年来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外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扩大,并形成双向波动的格局,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2005 年汇改以来截至 2012 年 7 月20 日,人民币五年来已对美元升值 25.05%,实际有效汇率升值 20.28%.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下因素中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是().
A: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 B:通货膨胀率比美国高 C:人民币利率不断提高 D:取消出口退税
人民币汇率升值是指()
A: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由1:0.2变为1:0.25 B:B、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由1:0.2变为1:0.18 C: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由5:1变为6:1
关于人民币直接升值和相对劳动力价值的提升来减少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对劳动力价值的提升改变影响更加大一些 B:两种做法只能选择其中一种,以免带来冲突效应适得其反 C:调整汇率会直接影响、立竿见影,而调整相对劳动力价值则是缓慢的改变 D:不排除将人民币升值和相对劳动力价值升值结合起来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46-50题
英国皇家证券交易所创建者托马斯·格雷欣在450多年前阐述了一种货币替代现象:在金属货币条件下,当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成色和重量足值的金属货币即良币将逐渐减少,而不足值的金属货币即劣币逐渐增加,形成良币退藏、劣币充斥的现象,这被称为“格雷欣法则”,亦称“劣币驱逐良币法则”。这种现象在金属货币时代不断上演,是政府苦心防范的难题,亦可视为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还预示着纸币对金属货币的取代趋势。
纸币最初是金属货币的符号,规定其单位纸币的含金量。随着实体经济高速发展,贵金属的开采无法适应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加之金属货币在使用时有诸多不便,20世纪70年代,全球范围内各国流通的纸币最终与贵金属彻底脱钩,独立承担起货币职能。这标志着维持经济运转数千年的金属货币及同贵金属挂钩的兑现纸币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各国乃至国际货币进入了现代信用(不兑现)纸币时代。由于纸币自身的成本与其代表的价值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纸币完全是靠国家信用和经济实力发行的。纸币购买力同发行量成反比,超量发行的纸币必然受到恶性通货膨胀的制裁。因此,在现代信用纸币条件下,“格雷欣法则”发生了根本性逆转,从“劣币驱逐良币”变为“良币驱逐劣币”。
在现代信用纸币制度下,大凡能在国际上扩张进而成为国际货币的货币都是良币,有三大特征:一是币值的内外稳定性,即货币的保值和升值效应;二是广泛的国际流通性,即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中广泛使用;三是具备国际储备功能,即能够保证国家经济和币值安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了经济飞速增长的时期,从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跃居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开始产生辐射效应,人民币金融版图开始向周边扩张,人民币正在成为国际区域货币。需要指出的是,日元国际化的经验教训值得汲取。在现代信用纸币“良币驱逐劣币”规律的作用下,一国货币的国际化是以该国经济长期平稳增长进而使其货币币值长期稳定为支撑的,否则,货币国际化就会是______。人民币若想成为多元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一极,成为国际区域货币乃至国际货币,必然始终保持良币状态,即保持币值稳定,维持汇率均衡,避免货币过度贬值和升值,既要防范货币贬值引发资本疯狂外流的货币危机,亦要防止货币高估对经济竞争力的损害,而防范开放经济条件下外部冲击的根本措施就是币值稳定。只有币值稳定,人民币才会具备国际流动性和国际储备货币的功能。
币值稳定是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稳定的货币政策维持的;广泛的国际流动性和国际储备功能是依靠货币信用、货币持有的规模和功能完善的金融市场维持的。做好内功,保持自己在全球诸多现代信用纸币中的良币本色,这应该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根基,也是人民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格雷欣”法则发生根本性逆转的原因是( )。
A:各国政府加强了对货币的管制 B:纸币与贵金属的关系发生变化 C:国际金融体系进行重组 D:恶性通货膨胀频繁发生
根据下段文字。回答以下几题。
据2006年4月6日《新闻晚报》报道,3月份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加剧,上周人民币汇率上下波动更加明显,到上周五,一下升值100点,创下汇改以来8.0170新高。而本周人民币兑美元稍有下跌后又开始步步走高。周一,1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8.0210元,周二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8.0194元。而昨日(4月5日星期三)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盘价一举突破8.01关口,达到8.0073:1,首度升至8.0000平台,再创汇改以来新高。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06年4月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8.0116元,1欧元对人民币9.8133元,100日元对人民币为6.8242元,l港元兑人民币1.03252元。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的外汇储备猛增了2100亿美元,总额达到8120亿美元。美国的对华贸易逆差激起了美国人对巨额贸易赤字的焦虑感,因此一直要求人民币升值,希望以此来缓解巨大的贸易逆差。
根据专家推断,2006年内人民币将升值3%左右,按4月5日外汇市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推算,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到2006年年底将跌至多少?()
A:8.0000左右 B:7.7783左右 C:7.2055左右 D:7.0000左右
根据下段文字。回答以下几题。
据2006年4月6日《新闻晚报》报道,3月份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加剧,上周人民币汇率上下波动更加明显,到上周五,一下升值100点,创下汇改以来8.0170新高。而本周人民币兑美元稍有下跌后又开始步步走高。周一,1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8.0210元,周二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8.0194元。而昨日(4月5日星期三)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盘价一举突破8.01关口,达到8.0073:1,首度升至8.0000平台,再创汇改以来新高。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06年4月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8.0116元,1欧元对人民币9.8133元,100日元对人民币为6.8242元,l港元兑人民币1.03252元。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的外汇储备猛增了2100亿美元,总额达到8120亿美元。美国的对华贸易逆差激起了美国人对巨额贸易赤字的焦虑感,因此一直要求人民币升值,希望以此来缓解巨大的贸易逆差。
2006年4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外汇的收盘价是(),创汇改以来的新高。
A:8.0000 B:8.0073 C:8.0116 D:8.0194
根据下段文字。回答以下几题。
据2006年4月6日《新闻晚报》报道,3月份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加剧,上周人民币汇率上下波动更加明显,到上周五,一下升值100点,创下汇改以来8.0170新高。而本周人民币兑美元稍有下跌后又开始步步走高。周一,1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8.0210元,周二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8.0194元。而昨日(4月5日星期三)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盘价一举突破8.01关口,达到8.0073:1,首度升至8.0000平台,再创汇改以来新高。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06年4月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8.0116元,1欧元对人民币9.8133元,100日元对人民币为6.8242元,l港元兑人民币1.03252元。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的外汇储备猛增了2100亿美元,总额达到8120亿美元。美国的对华贸易逆差激起了美国人对巨额贸易赤字的焦虑感,因此一直要求人民币升值,希望以此来缓解巨大的贸易逆差。
按4月5 13人民币兑外币汇率的中间价,1欧元可换多少美元?()
A:78.6202 B:1.2249 C:1.1429 D:0.8164
根据下段文字。回答以下几题。
据2006年4月6日《新闻晚报》报道,3月份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加剧,上周人民币汇率上下波动更加明显,到上周五,一下升值100点,创下汇改以来8.0170新高。而本周人民币兑美元稍有下跌后又开始步步走高。周一,1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8.0210元,周二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8.0194元。而昨日(4月5日星期三)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盘价一举突破8.01关口,达到8.0073:1,首度升至8.0000平台,再创汇改以来新高。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06年4月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8.0116元,1欧元对人民币9.8133元,100日元对人民币为6.8242元,l港元兑人民币1.03252元。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的外汇储备猛增了2100亿美元,总额达到8120亿美元。美国的对华贸易逆差激起了美国人对巨额贸易赤字的焦虑感,因此一直要求人民币升值,希望以此来缓解巨大的贸易逆差。
下面哪个图可反映2006年3月5日至4月6 t3期间1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中间价的实时趋势?()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