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停止生产销售使用酮康唑口服制剂的公告》(2015年85号),决定即日起停止酮康唑口服制剂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撤销药品批准文号。
上述信息中的药品有效期为“2016年6月”。对2015年6月1日至25日期间售出的药品的认定,正确的是( )。
A:该药品的有效期至2016年5月31日,药品已超过有效期 B:该药品的有效期至2016年6月1日,药品已超过有效期 C:该药品的有效期至2016年6月30日,药品未超过有效期 D:该药品的有效期至2016年7月1日,药品未超过有效期
2015年6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关于停止生产销售使用酮康唑口服制剂的公告》(2015 年85号),决定即日起停止酮康唑口服制剂在我国的生 产、销售和使用,撤销药品批准文号。
上述信息中的药品有效期为“2016年6月”。对 2015年6月1日至25日期间售出的药品的认定,正确的是
A:该药品的有效期至2016年5月31日,药品已超过有效 期 B:该药品的有效期至2016年6月1日,药品已超过有效期 C:该药品的有效期至2016年6月30日,药品未超过有效期 D:该药品的有效期至2016年7月1日,药品未超过有效期
某外国人2006年2月12日来华工作,2007年2月15日回国,2007年3月2日返回中国,2007年11月15日至2007年11月30日期间,因工作需要去了日本,2007年12月1日返回中国,后于2008年11月20日离华回国,则该纳税人( )。
A:2007年度为我国居民纳税人,2008年度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 B:2006年度为我国居民纳税人,2007年度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 C:2007年度和2008年度均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 D:2006年度和2008年度均为我国居民纳税人
某外国人2007年2月12日来华工作,2008年2月15日回国,2008年3月2日返回中国,2008年11月15日至2008年11月30日期间,因工作需要去了日本,2008年12月1日返回中国,后于2009年11月20日离华回国,则该纳税人( )。
A:2007年度为我国居民纳税人,2008年度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 B:2008年度为我国居民纳税人,2009年度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 C:2008年度和2009年度均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 D:2007年度和2008年度均为我国居民纳税人
某外国人2000年2月12日来华工作,2001年2月15日回国,2001年3月2日返回中国,2001年11月15日至2001年11月30日期间,因工作需要去了日本,2001年12月1日返回中国,后于2002年11月20日离华回国,则该纳税人( )。
A:2000年度为我国居民纳税人,2001年度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 B:2001年度为我国居民纳税人,2002年度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 C:2001年度和2002年度均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 D:2000年度和2001年度均为我国居民纳税人
2015年6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关于停止生产销售使用酮康唑口服制剂的公告》(2015 年85号),决定即日起停止酮康唑口服制剂在我国的生 产、销售和使用,撤销药品批准文号。
上述信息中的药品有效期为“2016年6月”。对 2015年6月1日至25日期间售出的药品的认定,正确的是
A:该药品的有效期至2016年5月31日,药品已超过有效 期 B:该药品的有效期至2016年6月1日,药品已超过有效期 C:该药品的有效期至2016年6月30日,药品未超过有效 期 D:该药品的有效期至2016年7月1日,药品未超过有效 期
甲、乙于2016年4月1日签订了一份施工合同。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于2016年5 月1日发生争议,甲于2016年5月20日单方要求解除合同。乙遂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于6月30日判定该合同无效。此合同自( )无效。
A:2016年4月1日 B:2016年5月1日 C:2016年5月20日 D:2016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