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先生夫妇今年均为30周岁,有一个7岁的儿子,杜先生是一名职业投资人,收入颇丰,2011年收入为50万元(税后),但没有社保,杜太太是一名外科医生,收入稳定,月薪1.5万元(税后),并有年终奖5万元(税后),社保也比较全面。
杜先生一家虽然收入较高,但消费理念比较保守,全家每月基本生活费用5000元,杜先生每年养车需要支出3万元,杜太太每年美容及健身需支出约1万元,杜先生爱好旅游,每年会带妻儿出去游玩一次,需要花费2万元,此外,每年孝顺双方父母,共需要10万元。
杜先生长期投资股票市场,理财观念较强,家庭有活期储蓄5万元,货币市场基金15万元。债券型基金80万元,股票型基金200万元,还有700万元股票,所有投资产品今年的总收益为80万元。此外,杜先生拥有一套住房,购买价格200万元,购买于2011年1月(当月开始还贷),贷款150万元,期限25年,利率为6.5%,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法,现在升值为300万元,杜先生还有一辆价值30万元的汽车。
杜先生家庭的理财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杜先生夫妇希望儿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计划让儿子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假设届时为22岁),现在出国留学费用约为100万元,预计年增长率为5%。因此杜先生家庭需要现在建立教育金账户,及早准备儿子的留学教育金;
(2)杜先生夫妇均为购买商业保险。杜先生虽然去年收入较高,但身为职业投资人,收入并不稳定,而且没有任何保障,杜先生担心自己发生意外,给家庭带来经济危机,所以计划投保一份商业保险:
(3)杜先生夫妇希望50岁退休,享受晚年生活。夫妇二人计划退休后去各地旅游,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和生活品质的要求,预计退休后每年需要20万元,生存至85岁,因此现在开始就需要准备养老基金,假设退休前投资收益率为5%,退休后的投资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相互抵消,不予考虑。
提示:
1、信息收集时间为2011年12月31日;
2、不考虑存款利息收入;
3、月支出均化为年支出的1/12,不考虑折旧;
4、计算过程保留两位小数,计算结果保留到整数位。
客户财务状况分析:(共有三个表)



在收入支出表中关于杜先生家庭收入的数据表述正确的是( )。
A:杜先生年收入为180000元 B:杜先生年收入为130000元 C:杜先生年收入为230000元 D:杜先生年收入为500000元
杜先生夫妇今年均为30周岁,有一个7岁的儿子,杜先生是一名职业投资人,收入颇丰,2011年收入为50万元(税后),但没有社保,杜太太是一名外科医生,收入稳定,月薪1.5万元(税后),并有年终奖5万元(税后),社保也比较全面。
杜先生一家虽然收入较高,但消费理念比较保守,全家每月基本生活费用5000元,杜先生每年养车需要支出3万元,杜太太每年美容及健身需支出约1万元,杜先生爱好旅游,每年会带妻儿出去游玩一次,需要花费2万元,此外,每年孝顺双方父母,共需要10万元。
杜先生长期投资股票市场,理财观念较强,家庭有活期储蓄5万元,货币市场基金15万元。债券型基金80万元,股票型基金200万元,还有700万元股票,所有投资产品今年的总收益为80万元。此外,杜先生拥有一套住房,购买价格200万元,购买于2011年1月(当月开始还贷),贷款150万元,期限25年,利率为6.5%,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法,现在升值为300万元,杜先生还有一辆价值30万元的汽车。
杜先生家庭的理财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杜先生夫妇希望儿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计划让儿子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假设届时为22岁),现在出国留学费用约为100万元,预计年增长率为5%。因此杜先生家庭需要现在建立教育金账户,及早准备儿子的留学教育金;
(2)杜先生夫妇均为购买商业保险。杜先生虽然去年收入较高,但身为职业投资人,收入并不稳定,而且没有任何保障,杜先生担心自己发生意外,给家庭带来经济危机,所以计划投保一份商业保险:
(3)杜先生夫妇希望50岁退休,享受晚年生活。夫妇二人计划退休后去各地旅游,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和生活品质的要求,预计退休后每年需要20万元,生存至85岁,因此现在开始就需要准备养老基金,假设退休前投资收益率为5%,退休后的投资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相互抵消,不予考虑。
提示:
1、信息收集时间为2011年12月31日;
2、不考虑存款利息收入;
3、月支出均化为年支出的1/12,不考虑折旧;
4、计算过程保留两位小数,计算结果保留到整数位。
客户财务状况分析:(共有三个表)



下列对杜先生家庭收入支出表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A:杜先生家庭年结余为1188463元 B:杜先生家庭工薪类收入总计为1530000元 C:杜先生家庭收入总计为1530000元 D:杜先生家庭投资收入为800000元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根据调查结果测算,家庭平均消费率在76%左右,城市家庭消费率为77.6%,高于农村家庭的74.1%,说明城市家庭的即期消费倾向要略高于农村。调查结果表明,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庭消费率随着收入增加而递减。低收入家庭消费率高达90%以上。高收入家庭消费率比较低,城市和农村高收入家庭的消费率分别为57.9%和53.9%。高收入家庭的消费水平与其他几类家庭的差距较为悬殊,高收入家庭的消费绝对数额约等于中等收入加上中高收入家庭的消费数额。以城市为例,中等收入家庭年平均消费支出24790.5元,中高收入家庭年平均消费支出31508.7元,两者相加仅比高收入家庭年平均消费支出55772.6元高526.6元。
则“图二:分城乡按收入水平划分的家庭支出收入比”说明:从增加收入以刺激消费的角度来看,高收入家庭收入的增加()
A:不会在短时间内带动商品消费的增长 B:会在长时间内带动商品消费的增长 C:会在短时间内带动服务消费的增长 D:将不会产生更多的家庭积累和储蓄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根据调查结果测算,家庭平均消费率在76%左右,城市家庭消费率为77.6%,高于农村家庭的74.1%,说明城市家庭的即期消费倾向要略高于农村。调查结果表明,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庭消费率随着收入增加而递减。低收入家庭消费率高达90%以上。高收入家庭消费率比较低,城市和农村高收入家庭的消费率分别为57.9%和53.9%。高收入家庭的消费水平与其他几类家庭的差距较为悬殊,高收入家庭的消费绝对数额约等于中等收入加上中高收入家庭的消费数额。以城市为例,中等收入家庭年平均消费支出24790.5元,中高收入家庭年平均消费支出31508.7元,两者相加仅比高收入家庭年平均消费支出55772.6元高526.6元。
调查结果表明:“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庭消费率随着收入增加而递减。低收入家庭消费率高达90%以上”。根据这一结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低收入家庭每年收入几乎全部用于消费 B:低收入家庭收入水平提高,能够更快、更多地提高消费支出水平 C: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比增加高收入家庭的收入,对刺激消费更加有效 D:低收入家庭每年收入的10%以上用于储蓄和积累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根据调查结果测算,家庭平均消费率在76%左右,城市家庭消费率为77.6%,高于农村家庭的74.1%,说明城市家庭的即期消费倾向要略高于农村。调查结果表明,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庭消费率随着收入增加而递减。低收入家庭消费率高达90%以上。高收入家庭消费率比较低,城市和农村高收入家庭的消费率分别为57.9%和53.9%。高收入家庭的消费水平与其他几类家庭的差距较为悬殊,高收入家庭的消费绝对数额约等于中等收入加上中高收入家庭的消费数额。以城市为例,中等收入家庭年平均消费支出24790.5元,中高收入家庭年平均消费支出31508.7元,两者相加仅比高收入家庭年平均消费支出55772.6元高526.6元。
高收入家庭消费率比较低,意味着城市和农村高收入家庭每年收入的()
A:20%以上用于储蓄和积累 B:30%以上用于储蓄和积累 C:40%以上用于储蓄和积累 D:50%以上用于储蓄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