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关于经济萧条的解释是( )。

A:实际产出高于潜在产出水平 B:实际产出下降,与潜在产出之间缺口不大 C:实际产出低于实际需求水平 D:实际产出持续下降,与潜在产出之间缺口巨大

对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成因,调查研究的结论是,()在机构、资金操作上的混合是大萧条产生的主要原因。

A:制造业 B:商业银行 C:证券业 D:保险业

当宏观经济处于萧条时期社会保障对经济起到()的作用

A:缓和需求不足 B:刺激需求 C:降低需求 D:对需求不起调节作用

由于经济萧条而引成的失业属于()

A:磨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应该()。

A:提高利率,减少市场上的货币流通 B: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债券 C:充分注重市场,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 D:提高再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经济萧条时期的表现为( )。

A:需求严重不足、生产相对过剩 B:价格低落、企业盈利水平低、生产萎缩 C:出现大量破产倒闭的企业、失业率增大 D:经济处于崩溃期

经济萧条时,政府可采用的财政手段有( )

A:减少税收 B:增加支出 C:增加政府转移支出 D:发行公债筹集资金 E:公开市场业务买入国债

在经济萧条时发行国债具有的功能是( )。

A:减少储蓄 B:预防萧条 C:扩大消费 D:抑制消费

在经纪衰退和萧条时期,写字楼市场的情况是( )。

A:空置率下降 B:投资回报下降 C:租金下降 D:风险减少 E:市场交易活跃

以下是关于某分公司的一些情况:1、该分公司成立多年,尽管总体经济状况处于萧条期,并且这种萧条 影响到了竞争者,但它仍有可观的盈利;2、营运资本比率由较理想的3:1下降至0.9:1;3、过去几年的人员调整包括三位主计长、两位应收账款管理 人员、四位应付账款管理人员和财务岗位的其他职员;4、公司采购政策要求3个竞标者,但是分公司的采购管理 人员为了减少供应商数目规定实行独家采购政策。 在对该分公司开展财务审计时,内部审计师应该:

A:最不可能追查情况1、情况2或情况3; B:对情况2不予理睬,因为经济处于萧条期; C:认为情况3是正常的人员调整,但将情况2和情况4作为舞弊的警示信号; D:将情况1、2、3和4都作为舞弊的警示信号。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