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投资者在4月份以4.97港元/股的权利金买进1手执行价格为80.00港元/股的6月某股票看涨期权,又以1.73港元/股的权利金卖出1手执行价格为87.5港元/股的6月该股票看涨期权。(不计手续费,1手=1000股)

如果目前该股票的市场价格是90港元/股,该交易者此时的最大收益为( )。

A:4260港元 B:-4260港元 C:3240港元 D:不确定

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以下3题。李先生年初以每股18元的价格购买了100股某公司股票,当年每股共得到0.30元的红利。

若当年年底时该公司的股票价格为每股24元,则该笔投资的持有期收益为( )。

A:30元 B:570元 C:600元 D:630元

北方公司为国有企业,专业生产台式计算机。2010年度及以前执行《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年末除对应收账款采用按年末余额的5‰计挺坏账准备外,其他资产均不计提减值准备。该企业2010年前所得税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该企业2010年12月31日对资产进行清查核实前的资产负债表(简表)有关数据如下:

资产负债表(简表)
编制单位:北方公司 2010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资产 年末数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年末数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 1000 短期借款 3000
应收账款 3000 应付账款 2000
存货 7000 流动负债合计 5000
流动资产合计 11000 长期负债:
长期股权投资 5000 长期借款 5000
固定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
固定资产原价 7000 负债合计 10000
减:累计折旧 2000 所有者权益:
固定资产净值 5000 实收资本 6000
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资本公积 2000
固定资产净额 盈余公积 2000
无形资产: 未分配利润 4000
无形资产 3000 所有者权益合计 14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资产总计 24000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24000
北方公司申请从2011年1月1日起由原执行《工业企业会计制度》改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北方公司董事会做了如下会计政策变更:
(1)将所得税的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改为债务法;
(2)为核实资产价值,解决不良资产问题,该企业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资产进行清查核实。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北方公司对有关资产的期末计量方法作如下变更:①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的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②对有迹象表明其可能发生减值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如果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则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北方公司有关资产的情况如下:
(1)2010年年末,存货总成本为7000万元,其中,完工计算机的总成本为6000万元,库存原材料总成本为1000万元。
完工计算机每台单位成本为0.6万元,共10000台,其中8000台订有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2010年年末,该企业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确定的每台销售价格为0.75万元,其余计算机每台销售价格为0.5万元;估计销售每台计算机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税金为0.1万元。
由于计算机行业产品更新速度很快,市场需求变化较大,北方公司计划自2011年1月起生产内存更大和运行速度更快的新型计算机,因此,北方公司拟将库存原材料全部出售。经过合理估计,该库存原材料的市场价格总额为1200万元,有关销售费用和税金总额为100万元。
(2)2010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中的500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系北方公司2007年7月购入的对乙公司的股权投资。北方公司对该项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由于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需求大幅度减少,乙公司2010年当年发生严重亏损。如果此时将该项投资出售,预计出售价格为4000万元,与出售投资相关的费用及税金为200万元;如果继续持有该项投资,预计在持有期间和处置投资时形成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总额为3900万元。
(3)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北方公司计划自2011年1月起生产内存更大和运行速度更快的新型计算机,并重新购置新设备替代某项制造计算机的主要设备。该设备系2007年12月购入,其原价为125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50万7亡,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经减值测试,该设备2010年年末预计的可收回金额为590万元。
(4)无形资产中有一项专利权已被新技术取代,使其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的能力受到重大不利影响。该专利技术2010年12月31日的摊余价值为1000万元,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600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500万元。
(5)除上述资产外,其他资产没有发生减值。2011年1月30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了企业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并同意将资产减值损失冲减年初的未分配利润。
假定:①该企业上述各项资产价值在2011年1月1日至1月30日未发生增减变动;②除上述资产减值准备作为暂时性差异外,无其他暂时性差异。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方公司2011年1月1日调整后的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21400 B:24000 C:21800 D:22350

王某于2010年7月从某汽车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置一辆乘用车自用,支付的全部价款(含增值税)为224500元,其中包括车辆装饰费6500元,另支付修理用工具件价款1200元。王某应缴纳车辆购置税( )元。

A:22450 B:21800 C:18632.48 D:19290.60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题:甲找到在某国有公司任出纳员的朋友乙,提出向该公司借款5万元用于购买假币,并许诺出售假币获利后给乙好处费。乙便擅自从自己管理的公司款项中借给甲5万元。甲拿到5万元后,让丙从外地购得假币若干,然后在本地出售。出售一部分后,甲便送给乙2万元好处费。甲后来在出售假币的过程中被公安人员抓获。甲如实交代了让丙购买假币和自己出售假币的行为,还主动交代了自己使用面值5000元的假币购买家电产品的事实,但未能如实说明购买假币的5万元现金的来源。乙得知甲被抓后,担心受刑罚处罚,便携带10万元公款潜逃外地,后被司法机关抓获归案。

关于乙挪用公司5万元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甲唆使乙挪用公司5万元,故甲与乙就挪用行为成立共同犯罪 B:甲没有指使、参与策划挪用公司5万元,故甲与乙就挪用行为不成立共同犯罪 C:甲明知是挪用的款项而使用,故甲与乙就挪用行为成立共同犯罪 D:乙明知甲欲从事营利活动,却仍然挪用5万元,故即使没有超过3个月也构成犯罪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2006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3003.1亿元,比上年增加553.1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为1.42%。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为20万元,比上年增加2万元。
分研究类型看,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55.8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应用研究经费支出为504.5亿元,增长16.4%;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为2342.8亿元,增长24.3%。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2134.5亿元,比上年增长27.5%;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567.3亿元,增长10.6%;高等学校经费支出276.8亿元,增长14.2%。
分产业部门看,七大行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1%。医药制造业为1.76%,专用设备制造业为1.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1.48%,通用设备制造业为1.4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1.38%,橡胶制造业为1.1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1.19%。
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超过100亿元的有北京、江苏、广东、上海、山东、浙江、辽宁、四川和陕西9个省(市),共支出2154亿元,占全国经费总支出的71.7%。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强度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北京、上海、陕西、天津、江苏、辽宁和浙江7个省(市)

2006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低于100亿元的省(市)的平均支出为()

A:36.92亿元 B:239.33亿元 C:93.85亿元 D:45.21亿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的题目。
2003年,武汉市农村居民8大类消费支出中5增3减。全年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总支出人均1132.4元,比上年增长10.7%;衣着消费支出人均118.8元,增长17.6%;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人均310.9元,增长6.1%;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人均148.2元,增长27.8%;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人均141.7元,增长61.0%;居民居住消费支出人均254.2元,下降8.3%;家族设备用品支出人均141.7元,下降7.8%;其他商品支出人均104.4元,下降16.5%。

2003年武汉市农村居民消费总支出约为多少元?()

A:2200元 B:2250元 C:2300元 D:2352元

某食品加工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年10月发生下列业务: (1)购入食品加工添加剂一批,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价款10000元,税款1700元。 (2)从农民手中收购大豆一批,税务机关规定的收购凭证上注明收购款15000元;支付运输费,取得货物运输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500元。 (3)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买生产模具一批,取得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100000元。 (4)销售以大豆为原料生产的食用植物油,取得含税收入45200元;销售淀粉取得含税收入23400元。 (5)购买建材一批用于修缮仓库,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20000元,税款3400元。 已知:有关发票均经过认证。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该企业当期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为()元。

A:45200+(1+13%)×13%+23400+(1+17%)×17%-5005=3595(元) B:45200+(1+13%)×13%+23400+(1+17%)×17%-7045=1555(元) C:45200+(1+11%)×11%+23400÷(1+17%)×17%-6745=1134(元) D:45200+(1+11%)×11%+23400+(1+17%)×17%-4705=3174(元)

吴先生为一事业单位在职职工, 现有存款 10 万家庭月收入 5000 元,日常支出约为 2000 元。现看中一套价值 40 万的房子,准备购买。作为吴先生的置业投资顾问,可以帮吴 先生作如下分析:

如果公积金贷款的最高额度为 8 万元,其佘采用抵押贷款,贷款年限均为 10 年, 则每月的总还款额为( )(公积金贷款年利率为 4.26%抵押贷款年利率为 5.04%)。

A:3785 元/㎡ B:3158 元/㎡ C:2338 元/㎡ D:2980 元/㎡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