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的( )共同指向的对象,它是法律关系主体权利行使和义务履行所指向的目标。
A:权利、义务 B:责任、权利 C:债权债务 D:民事、经济
《民法通则》规定,( )以上的自然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A:18 周岁 B:10 周岁 C:16 周岁 D:14 周岁
《民法通则》规定,年满( )周岁,能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
A:18 周岁 B:10 周岁 C:16 周岁 D:14 周岁
法律关系的内容,即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 )。
A:责任 B:职责 C:权力 D:义务
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依法( )的人,构成法律关系的第一要素。
A:享有权利 B: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C:承担义务 D:承担责任
《民法总则》规定,( )周岁以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A:8 周岁 B:10 周岁 C:16 周岁 D:14 周岁
施工合同纠纷(质量、工程款、工期)的诉讼时效为( )年。
A:1 B:2 C:3 D:20
权利最长保护期限为( )年。
A:2 B:4 C:10 D:20
诉讼时效起算时间点为从( )起计算。
A: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 B:权利受到侵害之日 C:权利人主张权利之日 D:权利人行使权利之日
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一般用( )表示危险的程度。
A:可能性 B:风险度 C:损害度 D: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