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公司的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商品售价不含增值税,商品销售成本随销售同时结转。2013年11月1日,公司"原材料"账户的账面余额为1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一原材料"账户贷方余额为10万元。2013年11月发生的有关采购与销售业务如下: (1)11月1日,从A公司采购材料一批,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2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4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2)11月6日,向B公司销售商品一批,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2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4万元,该批商品实际成本为160万元,款项尚未收到。 (3)甲公司向C公司销售商品一批,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售价为1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7万元;甲公司收到C公司开出的不带息银行承兑汇票一张,票面金额为117万元,期限为2个月;该批商品已经发出,甲公司以银行存款代垫运杂费1万元,该批商品成本为80万元。 (4)销售给B公司的部分商品由于存在质量问题,11月20日B公司要求退回11月6日所购商品的50%,经过协商,甲上市公司同意了B公司的退货要求,并按规定向B公司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红字),该批退回的商品已验收入库。 (5)销售给C公司的商品由于存在质量问题,C公司要求在价格上给予5%的折让,甲公司同意并办妥手续,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6)11月份,发出原材料220万元,11月30日,经过减值测试,公司的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6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5)小题。(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关于销售商品收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企业已确认销售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且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应在发生时冲减当期的销售收入 B:现金折扣和销售折让,均应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C:企业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D:对于未确认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的销售退回,会计分录为: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发出商品"科目
某企业高级经理,部门经理,业务主管和销售人员四类岗位年初的员工数量分别为10人,30人,50人和80人。年内这四类岗位员工之间的变动概率如下表所示。已知企业产销量与销售人员成正相关关系,据历史资料得知回归系数a=8,b=8.5(视产销量为自变量),明年企业计划实现销售10万吨。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明年企业需要从外部招聘销售人员数量为( )人。
A:53 B:50 C:40 D:24
某企业进行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经过调查研究与分析,确认该企业的销售额(万元)和所需要的销售人员数(人)成正相关关系,并根据过去10年的统计资料建立了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Y=α+bX,X代表销售额,Y代表销售人员数,回归系数α=18,b=0.03。同时,该企业预计2011年销售额将达到1000万元,2012年销售额将达到1500万元。通过统计研究发现,销售额每增加500万元,需增加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共40人,新增人员中,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的比例是1:7:2。根据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情况,该企业制定了总体规划和员工招聘计划。
根据一元回归分析法计算,该企业2011年需要销售人员( )人。
A:20 B:30 C:48 D:64
某企业经过调查研究与分析,确认该企业的销售额和所需销售人员成正比,根据过去5年的统计,建立了销售人员回归预测计算表:
表中,X代表销售额,Y代表销售人员数。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若该企业对销售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可能采用的方法有( )。
A:书面鉴定法 B:比较法 C:评级量表法 D:行为锚定法
某企业进行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经过调查研究与分析,确认本企业的销售额(万元)和所需销售人员数(人)成正相关关系,并根据过去10年的统计资料建立了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Y=a+bX,X代表销售额,Y代表销售人员数,回归系数a=22,b=0.03。同时,该企业预计2011年销售额将达到1500万元,2012年销售额将达到2000万元。通过统计研究发现,销售额每增加500万元,需增加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共24名,新增人员中,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的比例是1:5:2。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一元回归分析法计算,该企业2011年需要销售人员( )人。
A:46 B:52 C:67 D:82
某公司生产一种新的家电产品,该产品2012年在G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0%,很受消费者欢迎。公司赵总经理决定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并要求尽快在全国建立分销网络。公司将全国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六个大区,在每个大区的中心城市设立销售公司,在其他省会城市设立销售处。每个大区的销售公司由该公司总部直接派人负责销售,每个销售处则是由有经验的可靠代理商或经销商负责销售。大区销售公司负责领导各销售处的营销工作。经过两年的努力。该公司的分销网络基本建成,公司销售部门的人员也从20人扩大到120人。该公司为加强对销售公司的管理,作出三项规定:(1)销售货款须在产品卖出后一个月内返回公司财务部;(2)各销售公司必须每周向公司销售部报告所在中心城市及各省会城市销售情况与市场信息;(3)各销售公司只能销售本公司的产品,不得销售其他公司的产品。若违反上述三项规定,公司将严肃查处。公司自分销网络建立一年以来,发生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G市销售公司已经3个月没有上交销售货款。后来有人向赵总汇报,G市公司李经理擅自动用公司4个月的销售款投资开办了一家电子公司,已经营业两个月。赵总亲自到G市查办此事。将李经理解雇,并告到法院。第二件事是L市销售公司王经理看到当地机制砖市场价格飞涨,利润很高,就决定用50万元销售货款投资给一个建材公司,以便通过与建材公司的利润分成为总公司创造更大的利润。谁知一场突发大暴雨,不仅冲掉了建材公司的所有砖坯,而且还冲毁了砖窑,结果使得50万元的投资成了泡影。第三件事是,公司销售部孙部长在分析半年来各地销售公司提供的信息时,发现S市销售公司1月和2月的销售额都是30万元,从3月份开始逐月下降,6月份仅为5万元。孙部长将这一情况向赵总做了汇报,赵总马上派人去调查。结果发现,S市销售公司在销售公司产品的同时,还销售竞争对手公司的同类产品。由于竞争对手公司的销售提成比例高于本公司,S市销售公司对推销本公司产品很少花工夫,而推销竞争对手产品却非常卖力。
从激励的角度来看,S市销售公司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司( )。
A:对销售人员的控制力度不够 B:对销售人员的教育管理不当 C:对销售人员的激励政策欠妥 D:设立S市销售公司是个错误决策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医疗机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劣药而使用或者销售的
A:可按销售假药罪追究刑事责任 B:可按销售假药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C:可按销售劣药罪追究刑事责任 D:可按销售劣药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E:不追究刑事责任
2015年6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关于停止生产销售使用酮康唑口服制剂的公告》(2015 年85号),决定即日起停止酮康唑口服制剂在我国的生 产、销售和使用,撤销药品批准文号。
如果药品零售企业继续销售酮康唑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A:销售劣药罪 B:未按照实施《药瓶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处理 C:销售假药罪 D:无证经营罪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商品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在确认销售收入时逐笔结转销售成本,2013年该公司发生如下交易或事项:
(1)4月21日,向乙公司销售一批E产品,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6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02万元,款项尚未收到;该批产品成本为350万元,甲公司已将商品发出,纳税义务已经发生,但该笔销售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
(2)7月6日,甲公司承担一项销售产品安装任务,安装期9个月,安装劳务完工进度按已发生成本占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合同总收入为40万元,当年实际发生成本12万元,预计还将发生成本18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
(3)9月1日,甲公司将部分F产品作为福利发给本公司职工,其中生产工人400件、车间管理人员100件、专设销售机构人员50件,该产品每件销售价格为0.6万元,实际成本为0.4万元。
(4)12月4日,甲公司向丙公司销售G产品,销售价格为100万元,产品的实际成本总额为65万元,因成批销售,甲公司给予丙公司10%的商业折扣,丙公司12月15日付款,该笔销售符合收入确认条件。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根据资料(4),下列各项中,甲公司向丙公司销售产品的会计处理结果正确的是( )。
A:主营业务收入增加90万元 B:主营业务成本增加65万元 C:应交税费增加15.3万元 D:销售费用增加10万元
2018年3月20日,某地方证券局对XX基金销售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管理措施。认为该基金销售公司的“XX号红包活动”存在以送现金红包方式销售基金的行为。
某地方证券局要求该基金销售机构严格对照《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全面开展自查自纠,进一步提高对违规销售行为的认识。提升合规管理水平,切实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该公司整改后,拟在其互联网平台开展以下基金促销活动。Ⅰ采取申购费率打折的方式销售基金
Ⅱ提示货币市场基金保本且收益率浮动Ⅲ要求投资者必须进行风险评估
Ⅳ提供预约申购服务(非定期定额投资业务)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规定,改基金销售有限公司“XX号红包活动”属于以下哪种禁止性行为?()
A:采取抽奖、回扣等方式销售基金 B:以低于成本的销售费用销售基金 C: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压低基金的收费水平 D:承诺利用基金资产进行利益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