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处方应该字迹清楚,不得涂改;正文中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
书写"药品剂量与用量"最规范的方式是
A:阿拉伯数字 B:缩写体 C:拉丁文 D:英文 E:中文
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的是( )
A:麻醉药品 B:精神药品 C:毒性药品 D:放射性药品 E:戒毒药品
凡超过剂量能引起中毒的量称为( )
A:剂量 B:中毒量 C:致死量 D:极量 E:常用量
某科技公司送检其生产的葛根黄酮软胶囊,内容物为黄褐色油状物;毒理学安全性实验已通过;规格:500mg/粒,80粒/瓶;推荐剂量:每日二次,每次2粒,检验要求:对化学性肝损伤(酒精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关于剂量分组及实验方法,描述正确的是
A:动物处死前无需禁食 B:以色拉油作为溶剂,配制成111mg/kg.333mg/kg.1000mg/kg三个剂量组 C:受试样品给予时间原则上不少于30天,必要时可适当缩短 D:给予受试样品结束时,用无水乙醇(分析纯)造模 E:实验至少应设三个剂量组.一个模型对照组和一个阳性对照组 F:实验至少应设三个剂量组.一个空白对照组和一个模型对照组 G:受试样品给予时间原则上不少于30天,必要时可适当延长 H:用无水乙醇(分析纯)造模成功后,分组给予受试样品 I:以水作为溶剂,配制成111mg/kg.333mg/kg.1000mg/kg三个剂量组 J:动物处死前需禁食
毒理学鼻祖Paracelsus提出"剂量决定毒物",即所有物质都有一定毒性,惟有剂量能区别毒物。因此,自毒理学诞生之日起,剂量-效应(反应)关系便是研究的核心
卫生毒理学中较为常见的剂量反应曲线为
A:直线型曲线 B:抛物线型曲线 C:S状曲线 D:对数曲线 E:正态曲线型
毒理学鼻祖Paracelsus提出"剂量决定毒物",即所有物质都有一定毒性,惟有剂量能区别毒物。因此,自毒理学诞生之日起,剂量-效应(反应)关系便是研究的核心
CO急性吸入毒性试验中,随CO浓度的增加,试验组大鼠死亡率也相应增加,体现
A:效应 B:反应 C:剂量-效应关系 D:剂量-反应关系 E:有的个体不遵循剂量(效应)反应关系规律
毒理学鼻祖Paracelsus提出"剂量决定毒物",即所有物质都有一定毒性,惟有剂量能区别毒物。因此,自毒理学诞生之日起,剂量-效应(反应)关系便是研究的核心
为通过数学的方法更加准确地计算LD
等参数,通常将S型剂量一反应曲线进行转换,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纵坐标标识单位为反应频率时,对称S型曲线变为直线 B:纵坐标标识单位为概率单位时,对称S型曲线变为高斯曲线 C:纵坐标标识单位为概率单位时,非对称S型曲线变为直线 D:横坐标剂量单位为对数时,对称S型曲线变为直线 E:纵坐标标识单位为概率单位同时横坐标剂量单位为对数时,非对称S型曲线变为直线
药物剂量大于最小中毒量,使机体中毒的剂量称()
A:最小有效量 B:最小中毒量 C:中毒量 D:致死量
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的药物().
A:毒性药品 B:麻醉药品 C:放射性药品 D:局部麻醉药品 E:精神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