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患者,男,19岁,癫痫病史3年,先后口服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丙戊酸钠等药物治疗,癫痫发作次数逐渐减少。
下列哪些是苯妥英钠的常见不良反应?
A:步态不稳,笨拙 B:体位性低血压 C:恶心,呕吐 D:手抖,烦躁易怒 E:齿龈肥厚,出血 F:思维混乱,发音不清
(常用抗癫痫药物中毒的解救措施)
解救苯妥英钠中毒应用
A:纳洛酮能扭转中枢抑制作用 B:利尿剂促进排泄,无特殊解救药 C:烯丙吗啡减轻严重中毒者的呼吸抑制 D:维生素K
,严重出血时日总用量可达300mg E:中毒早期一次静注毒扁豆碱1~4mg,必要时重复使用
(抗癫痫药中毒的特点)
苯妥英钠中毒
A:碱化尿液可加速毒物排泄 B:慢性中毒可致小脑萎缩,神经障碍 C:无特殊解救药,应用利尿剂促进排泄 D:吸收快,洗胃的作用随摄入药品的时间长短而变化 E:严重时出现精神异常,癫痫样大发作,周围神经炎等
(苯妥英钠血药浓度与临床表现)
可能中毒致死的苯妥英钠血药浓度范围是
A:>100μg/ml B:50~60μg/ml C:30~40μg/ml D:20~40μg/ml E:10~20μg/ml
(苯妥英钠血药浓度与临床表现)
可能呈现苯妥英钠急性中毒的血药浓度范围是
A:>100μg/ml B:50~60μg/ml C:30~40μg/ml D:20~40μg/ml E:10~20μg/ml
(苯妥英钠血药浓度与临床表现)
可能呈现苯妥英钠严重中毒的血药浓度范围是
A:>100μg/ml B:50~60μg/ml C:30~40μg/ml D:20~40μg/ml E:10~20μg/ml
(苯妥英钠血药浓度与临床表现)
可呈现有效抗癫痫作用的苯妥英钠血药浓度范围是
A:>100μg/ml B:50~60μg/ml C:30~40μg/ml D:20~40μg/ml E:10~20μg/ml
氯霉素与苯妥英钠合用,可导致苯妥英钠中毒,这是因为氯霉素
A:增加苯妥英钠的生物利用度 B:减少苯妥英钠的分布 C:减少苯妥英钠与血浆蛋白结合 D:抑制肝药酶减慢苯妥英钠代谢 E:与苯妥英钠产生协同作用
苯妥英钠的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有关,在低浓度(低于10μg/ml)时,消除过程属于一级过程;高浓度时,由于肝微粒代谢酶能力有限,则按零级动力学消除,此时只要稍微增加剂量就可使血药浓度显著升高,易出现中毒症状。苯妥英钠在临床上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是10-20μg/ml。
关于苯妥英钠药效学、药动学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给药剂量增加,药物消除可能会明显减慢,会引起血药浓度明显增加 B:苯妥英钠在临床上不属于治疗窗窄的药物,无需监测其血药浓度 C:苯妥英钠的安全浓度范围较大,使用时较为安全 D:制定苯妥英钠给药方案时,只需要根据半衰期制定给药间隔 E:可以根据小剂量时的动力学参数预测高剂量的血药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