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5岁,行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医师给予其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A),所使用的方案是:术后立刻给予吗啡负荷量2mg,持续剂量1mg/h,冲击(弹丸)剂量0.5mg/次,锁定时间10min。
静脉PCA是术后镇痛的首选方法,其优点是
A:程序锁定可避免药物的作用过度叠加导致药物过量 B:与肌内注射阿片类药物相比,可减少缺乏镇痛药知识的不足 C:术后立刻负荷剂量可避免术后镇痛出现空白期 D:术后镇痛药量明显减少 E:避免术后医师处方镇痛药和给镇痛药之间的忍痛过程 F:吗啡是静脉PCA常用的药物
女,22岁,肠梗阻术后要求术后镇痛,拟以硬膜外吗啡镇痛。
硬膜外吗啡镇痛的常用剂量是 ( )
A:1~2mg B:2~4mg C:4~5mg D:5~6mg E:7~8mg
与吗啡的镇痛作用有关的是
A:吗啡激动边缘系统阿片受体 B:吗啡激动延脑的孤束核阿片受体 C:吗啡激动脑内,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阿片受体 D:吗啡激动中脑盖前核阿片受体 E:吗啡激动蓝斑核阿片受体
镇痛作用约为吗啡的1/10,但较吗啡多用
A:哌替啶 B:芬太尼 C:可待因 D:镇痛新 E:安那度
镇痛作用约为吗啡的1/10,但较吗啡多用()
A:哌替啶 B:芬太尼 C:可待因 D:镇痛新 E:安那度
吗啡产生镇痛作用:()
A:作用于导水管周围阿片受体 B:作用于中脑盖前核阿片受体 C:作用于边缘系统阿片受体 D:作用于脑干极后区、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的阿片受体 E:作用于蓝斑核阿片受体
吗啡产生镇痛作用:()
A:作用于导水管周围阿片受体 B:作用于中脑盖前核阿片受体 C:作用于边缘系统阿片受体 D:作用于脑干极后区、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的阿片受体 E:作用于蓝斑核阿片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