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处方:盐酸普鲁卡因 10g 氯化钠 7g 注射用水加至 1000ml
关于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制备,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盐酸为pH调节剂,控制pH值在2.5~3.5 B:氯化钠除调节等渗,还能增加溶液的稳定性 C:采用采用流通蒸气灭菌(100℃,30min) D:盐酸普鲁卡因在水中极易水解,继续发生脱羧,氧化作用,生成有色物质 E:铜,铁等金属离子能加速本品的分解,但光线对分解没有影响 F:普鲁卡因结构中含有芳伯氨基,故易被水解
下列药物可采用的鉴别方法
盐酸吗啡( )。
A:绿奎宁反应 B:双缩脲反应 C:亚硒酸反应 D:甲醛-硫酸试液的反应 E:Vitali反应
处方:盐酸普鲁卡因 10g 氯化钠 7g 注射用水加至 1000ml
关于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制备,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盐酸为pH调节剂,控制pH值在2.5~3.5 B:氯化钠除调节等渗,还能增加溶液的稳定性 C:采用采用流通蒸气灭菌(100℃,30min) D:盐酸普鲁卡因在水中极易水解,继续发生脱羧、氧化作用,生成有色物质 E:铜、铁等金属离子能加速本品的分解,但光线对分解没有影响 F:普鲁卡因结构中含有芳伯氨基,故易被水解
盐酸多柔比星,又称阿霉素,是光谱抗肿瘤药物其化学结构如下
临床上,使用盐酸多柔比星注射液时,常发生骨髓抑制和心脏毒性等严重不良反应,解决方法之一是将其制成脂质体制剂。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的辅料有PEG-DSPRE,氢化大豆卵磷脂,胆固醇,硫酸铵,蔗糖,组氨酸等。
盐酸多柔比星产生抗肿瘤活性的作用机制是
A:抑制DNA拓扑异构酶Ⅱ B:与DNA发生烷基化 C:拮抗胸腺嘧啶的生物合成 D: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E:干扰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泌盐酸的是
A:胃泌酸腺壁细胞 B:胃泌酸腺主细胞 C:胃窦、上段小肠的G细胞 D:十二指肠、空肠黏膜内的S细胞
盐酸吗啡()
A:硫酸铜 B:溴水和氨试液 C:发烟硝酸和醇制氢氧化钾 D:甲醛硫酸试液 E:重铬酸钾
盐酸吗啡
A:硫酸铜 B:溴水和氨试液 C:发烟硝酸和醇制氢氧化钾 D:甲醛硫酸试液 E:重铬酸钾 F:以下药物特征鉴别反应所采用的试剂是
胃蛋白酶合剂
【处方】 胃蛋白酶2g 单糖浆1ml
5%羟苯乙酯乙醇液1ml
橙皮酊2ml 稀盐酸2ml
纯化水加至100ml
稀盐酸的作用是()。
A:等渗调节剂 B:pH调节剂 C:助悬剂 D:增溶剂 E:润湿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