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病人,62岁,出现室性心动过速。
处理室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为 ( )
A:利多卡因 B:阿托品 C:酚妥拉明 D:维拉帕米 E:苯妥英钠
女性病人,62岁,出现室性心动过速。
当室性心动过速消失,需静脉点滴时,宜选 ( )
A:0.1~0.5mg/min B:1~2mg/min C:2~3mg/min D:4~5mg/min E:6~7mg/min
患者男性,57岁,主因“发作性心慌伴出汗29年,加量1个月”入院。过去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甲亢病史。心慌发作前无明显诱因,突发突止,持续1分钟左右。近1个月上述症状出现较频繁,间隔时间逐渐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延长,今日再次心慌,伴出汗,持续7-8小时未缓解,遂入院治疗。入院时体格检查除心率快外未见特殊异常。
下述哪些心电图特点支持心动过速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A:有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B:V1呈三相波 C:QRS液宽<0.12秒 D:有房室脱节 E:电轴左倾(﹣300以上) F:按摩颈动脉窦后心动过速终止 G:V1单相或双相波 H:V1-V6导联R波均向上或均向下
女,40岁,经常发生晕厥,心脏检查证实心界不大,心音有力,各瓣膜区均未闻及杂音,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正常,常规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 Holter的记录发现有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关于室性心动过速中室性融合波的心电图改变,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
A:P波提前出现 B:P波按时出现 C:QRS波群提前出现 D:QRS波群介于窦性激动与室性激动之间 E:PR间期比窦性略短
某男性患者,26岁,反复心悸数年,食管电生理检查诱发出心动过速如下图所示(图中ESO为食管导联心电图),心室率约210次/分,QRS波群时限0.06s。

患者发生的心动过速类型是
A:窦性心动过速 B:房性心动过速 C: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D: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E: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某男性患者,16岁,反复发作心动过速。窦性心律时心电图可见两种固定的PR间期,分别为0.17s和0.30s。食管心房调搏检查诱发出室上性心动过速,如下图 (图中ESO为食管导联心电图)所示。 [YZ127_253_8_1.gif" /> [YZ127_253_8_2.gif" /> [YZ127_253_8_3.gif" /> [YZ127_253_8_4.gif" />
患者的心动过速类型为
A:房性心动过速 B:窦性心动过速 C: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D: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E:心房扑动
某男性患者,25岁,反复心悸数年,食管电生理检查诱发出心动过速如图4-7-7所示(图中ESO为食管导联心电图),心室率约210次/分,QRS波群时限0.06s。 
患者发生的心动过速类型是
A:窦性心动过速 B:房性心动过速 C: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D: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E: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某男性患者,15岁,反复发作心动过速。窦性心律时心电图可见两种固定的PR间期,分别为0.17s和0.30s。食管心房调搏检查诱发出室上性心动过速,如图4-7-10(图中ESO为食管导联心电图)所示。 
患者的心动过速类型为
A:房性心动过速 B:窦性心动过速 C: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D: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E:心房扑动
某男性患者,29岁。阵发性心悸7年,每次发作持续时间30分钟至2小时不等,发作时心率180次/分左右,压迫眼球或咽部刺激可终止心动过速,其心动过速发作时体表心电图见图25-6。 
该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可能是
A:房室结折返引起的心动过速 B:心房自律性增强 C:心房内大折返引起的心房扑动 D:房室折返引起的心动过速 E:心室内折返引起的室性心动过速
房性心动过速属()
A:窦性心律失常 B:被动性异位心律失常 C:主动性异位心律失常 D:干扰 E:旁路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