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2016年,广东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四万亿元。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42578.7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8%,增幅高于同期GDP增幅0.3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增幅比同期GDP第二产业增幅高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为53.6%,比2010年提高3.9个百分点,占比逐年提高;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5.5%,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速达4.2个百分点,民营经济的作用不断提升,是广东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分行业看,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全部经济类型的行业有工业、金融业和其他服务业,其中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15898.95亿元,同比增长9.7%,比全部经济类型工业快3.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占全部经济类型比重较大的行业有农林牧渔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和房地产业,分别为98.2%,85.3%,73.2%和68.3%;民营经济对GDP贡献率较大的行业有工业、其他服务业,分别为25.7%、11.3%。 【注释】 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从价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 增加值: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余额,反映一定时期内各部门、各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也就是本部门、本单位对生产总值提供的份额。

2016年广东民营经济中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相比2015年大约(    )。

A:提高了0.1个百分点 B:降低了0.1个百分点 C:提高了0.2个百分点 D:降低了0.2个百分点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121~125题。

2011年末,我国城乡就业人数达到76420万人,比2002年增加31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从25159万人增加到35914万人;乡村就业人数从48121万人减少到40506万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收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2011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1%,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超过1979年至2011年7.4%的年均增速,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2010年、2011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

2011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和40.4,分别比2002年降低了1.4和5.8个百分点,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7平方米,比2002年增加8.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6.2平方米,增加9.7平方米。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长。2011年底,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庭汽车18.6辆,比2002年底增长20.1倍,拥有移动电话205.3倍,增长2.3倍,拥有家用电脑81.9台,增长3.0倍,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61.5台,比2002年底增长3.1倍,空调机22.6台,增长8.9倍,拥有移动电话179.7部,增长12.1倍,2011年,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94.9部/百人,比2002年提高1.8倍。

2011年末,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391万人、47343万人、14317万人、17696万人、13892万人,2011年末,2277万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5306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分别比2002年增加212万人和4898万人,以低收入标准测算,农村贫困人口从2002年末的8645万人下降到2010年末的2688万人,2011年,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比2009年提高92%,按照新标准,年末扶贫对象为12238万人。

从2002年到2011年,城镇就业人数占我国城乡就业人数的比重增加了(    )百分点

A:14.1 B:14.7 C:16.1 D:12.7

1998年新登记外资企业共9382户,认缴出资额106.59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11%和25.26%,其所占份额分别为50.24%和44.50%,比上年增长了3.0个百分点和10.5个百分点。外资企业主要涉及的行业是:制造业6684户,占71.24%;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1060户,占11.3%;社会服务业671户,占7.15%;农林牧渔业425户,占4.25%。

121

1998年新登记外资企业比1997年增加了多少?( )

A:106.59亿 B:9382户 C:3个百分点 D:6684户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2016年,广东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四万亿元。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42578.7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8%,增幅高于同期GDP增幅0.3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增幅比同期GDP第二产业增幅高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为53.6%,比2010年提高3.9个百分点,占比逐年提高;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5.5%,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速达4.2个百分点,民营经济的作用不断提升,是广东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分行业看,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全部经济类型的行业有工业、金融业和其他服务业,其中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15898.95亿元,同比增长9.7%,比全部经济类型工业快3.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占全部经济类型比重较大的行业有农林牧渔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和房地产业,分别为98.2%,85.3%,73.2%和68.3%;民营经济对GDP贡献率较大的行业有工业、其他服务业,分别为25.7%、11.3%。 【注释】 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从价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 增加值: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余额,反映一定时期内各部门、各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也就是本部门、本单位对生产总值提供的份额。

2016年广东民营经济中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相比2015年大约(  )。[2017真题]

A:提高了0.1个百分点 B:降低了0.1个百分点 C:提高了0.2个百分点 D:降低了0.2个百分点

1998年新登记外资企业共9382户,认缴出资额106.59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11%和25.26%,其所占份额分别为50.24%和44.50%,比上年增长了3.0个百分点和10.5个百分点。外资企业主要涉及的行业是:制造业6684户,占71.24%;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1060户,占11.3%;社会服务业671户,占7.15%;农林牧渔业425户,占4.25%。

1998年新登记外资企业比1997年增加了多少?()

A:106.59亿 B:9382户 C:3个百分点 D:6684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的题目。 2011年末,我国城乡就业人数达到76420万人,比2002年增加32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从25159万人增加到35914万人;乡村就业人数从48121万人减少到40506万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取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2011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1%。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超过1979年至2011年7.4%的年均增速,是历史上增长最快是时期之一,2010年、2011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 2011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和40.4%,分别比2002年降低了1.4和5.8个百分点,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7平方米,比2002年增加8.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6.2平方米,增加9.7平方米。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长。 2011年底,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庭汽车18.6辆,比2002年底增长20.1倍;拥有移动电话205.3部,增长2.3被;拥有家用电脑81.9台,增长3.0倍。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61.5台,比2002年底增长3.1倍;空调机22.6台,增长8.9倍;拥有移动电话179.7部,增长12.1倍。2011年,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94.90部/百人,比2002年提高1.8倍。 2011年末,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3891万人、47343万人、14317万人、17696万人、13892万人。2011年末,2277万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5306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分别比2002年增加212万人和4898万人,2011年,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比2009年提高92%,按照新标准,年末扶贫对象为12238万人。

从2002年到2011年,城镇就业人数占我国城乡就业人数的比重增加了()百分点。

A:14.1 B:14.7 C:16.1 D:12.7

1998年新登记外资企业共9382户,认缴出资额106.59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11%和25.26%,其所占份额分别为50.24%和44.50%,比上年增长了3.0个百分点和10.5个百分点。外资企业主要涉及的行业是:制造业6684户,占71.24%;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1060户,占11.3%;社会服务业671户,占7.15%;农林牧渔业425户,占4.25%。
121

1998年新登记外资企业比1997年增加了多少?()

A:106.59亿 B:9382户 C:3个百分点 D:6684户

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国家统计局小康研究课题组,对城镇居民生活小康标准5个方面12项指标进行监测显示: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4.3%。在12项小康指标中有10项达到或者基本达到小康初始水平。但是还有两项指标,即文化教育娱乐支出比重和人均绿地面积与小康标准有一定差距。从5个方面来看,经济发展、物质生活和人口素质三个方面小康实现程度已经达到100%;精神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两个方面指标分别只达到86.7%和75.6%。各地区城市小康实现程度也存在较大差距。三大地带相比,1998年实现程度综合得分仍然差异较大,中、西部比东部分别低7.9个百分点和12.97个百分点。但与1996年相比,东部地区小康实现程度由91.87%下降到91.70%;中、西部实现程度分别由79.8%和74.4%提高到83.80%和78.73%。

1996至1998年,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小康实现程度的增幅相差多少个百分点?()

A:4.57个 B:0.33个 C:7.65个 D:12.22个

根据下列统计资料回答以下几题
某省城镇就业人员增长明显快于乡村。2007年全省城镇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长2091.4万人,增加3.4倍,年均增长6%;所占比重达到43.5%,上升23.8个百分点。全省乡村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加1 020.2万人,增长40.8%,年均增长1.2%;所占比重为56.5%,下降23.8个百分点。  
非农产业成为就业的主导产业。2007年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加1 574万人,增加2.9倍,年均增长7.1%,所占比重达到了34%,上升16.6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减少85.7/万人,所占比重下降了37.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增加1 623.3万人,所占比重上升20.4个百分点。  
非公有经济的就业比例迅速上升1978年全省个体经济就业人员仅有2353人。2007年个体工商户就业人员达到了397.8万人,所占比重为6.4%;私营企业就业人员达到522.7万,比重为8.4%;港澳台企业就业人员27.4万人,比重为0.4% ;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员108.3万人,比重1.7%。  

2007年全省非公有经济就业人员所占比重比1978年增加多少百分点

A:56.7 B:37.6 C:16.9 D:无法计算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2011年末,我国城乡就业人数达到76420万人,比2002年增加31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从25159万人增加到35914万人;乡村就业人数从48121万人减少到40506万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收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2011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1%,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超过1979年至2011年7.4%的年均增速,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2010年、2011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
2011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和40.4,分别比2002年降低了1.4和5.8个百分点,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7平方米,比2002年增加8.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6.2平方米,增加9.7平方米。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长。2011年底,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庭汽车18.6辆,比2002年底增长20.1倍,拥有移动电话205.3倍,增长2.3倍,拥有家用电脑81.9台,增长3.0倍,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61.5台,比2002年底增长3.1倍,空调机22.6台,增长8.9倍,拥有移动电话179.7部,增长12.1倍,2011年,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94.9部/百人,比2002年提高1.8倍。
2011年末,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391万人、47343万人、14317万人、17696万人、13892万人,2011年末,2277万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5306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分别比2002年增加212万人和4898万人,以低收入标准测算,农村贫困人口从2002年末的8645万人下降到2010年末的2688万人,2011年,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比2009年提高92%,按照新标准,年末扶贫对象为12238万人。

从2002年到2011年,城镇就业人数占我国城乡就业人数的比重增加了()百分点

A:14.1 B:14.7 C:16.1 D:12.7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