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工程师负责我国载人航天器的设计,从人类工效学原理与应用的角度,他在工作中要注意避免那些问题

控制器界面设计中,应避免

A:对不同的控制器,采用统一的颜色和形状 B:操作力必须与航天员相应身体部位相匹配 C:控制器都应安装在航天员能够触及并能操作的位置 D:控制器与面板应有不同的颜色和良好的对比度 E:控制器形状和尺寸应考虑到一些特殊条件的影响,如是否戴手套

管路的设计结构应当避免由于()、机械振动等所引起的损坏,必要时应当考虑设置温度补偿结构和紧固装置。

A:磨损 B:热胀冷缩 C:腐蚀 D:弯曲

锌接地电池可以避免()构成中的绝缘材料造成永久性损坏。

A:阀门 B:绝缘支撑 C:绝缘接头 D:避雷器

离心泵在启动之前需要(),避免轴承卡死,损坏机泵。

A:切泵 B:加润滑油 C:灌泵 D:盘车

为了避免设备超压而损坏设备,通常采取在设备上加装()。

A:截止阀 B:安全阀 C:液位计 D:压力表

采用垫板而不用起道捣固的方式作业,是为了保证作业质量,避免频繁扰动道床,减少对()的损坏。

A:钢轨 B:轨枕 C:垫板 D:道砟

金相显微镜镜头焦距调整过程中,必须避免显微镜的()和试样的磨面碰撞,损坏镜头。

A:目镜 B:载物台 C:物镜 D:托盘

超声波雾化吸入治疗毕,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目的是避免损坏( )。

A:晶体换能器 B:透声膜 C:电子管 D:水槽 E:雾化罐

B炼铁厂设有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负责人,2016年6月5日15时,在1号高炉炉顶起重作业时,由于工人操作不慎,发生衬板坠落,造成1人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 2017年11月14日9时15分,随着一声闷响,B炼铁厂1号高炉在生产运行中发生爆炸。高炉托盘以上炉壳被崩裂,大面积炉壳趋于展开。瞬间,部分炉壳、高炉冷却设备及炉内炉料被抛向不同方向,炉身支柱被推倒,炉顶设备连同上升管、下降管及上料斜桥等全部倾倒、塌落。出铁场屋顶被塌落物压毁两跨。炉内喷出的红焦四散飞落,将卷扬机室内的液压站、主卷扬机、控制机等设备全部烧毁。上料皮带系统也严重损坏。由于红焦和热浪的灼烫、倒塌物的打击及煤气的毒害,造成19名工人死亡、1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2120万元。经过反复调查和大量技术分析论证认为,这是一起由于高炉内部爆炸,炉壳脆性断裂,推倒炉身支柱,导致炉体坍塌的重大事故。 据事故现场勘查、分析,高炉发生炉内爆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炉壳断裂是由23处长短不等的预存裂纹同时起裂所致。(2)风口的损坏导致向炉内漏水,造成炉内区域性不活跃现象,形成呆滞区。(3)炉顶温度升高,两次打水降温,在一定程度上粉化了炉料,造成透气性差。 事故前的1号高炉炉况恶化,已承受不了突发的高载荷,主要表现在:(1)冷却壁大量损坏。风口带冷却壁损坏2块,炉腹冷却壁损坏32块,占冷却壁总数的80.7%,留有安全隐患。为了维持生产,采用了外部__喷水冷却,加剧了炉壳的恶化。(2)炉壳频繁开裂、开焊。炉壳出现了开裂、开焊,并且日益加剧。到事故前,共发现并修复裂纹总长度28.5m,但由于条件所限,焊接质量得不到保证,没有从根本上改善炉壳恶化状况,使高炉已承受不了炉内突发的高载荷,在炉内爆炸瞬间,炉壳多处脆性断裂、崩开,推倒炉身支柱,整个炉体坍塌。

为了避免1号高炉炉体的冷却壁大量损坏,B炼铁厂应采取哪些安全防范措施?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