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气竖井的位置,下面哪项要求错误?(2010,103)

A:可与耐火,防水的其他管道共用同竖井 B:电气竖井邻近不应有烟道 C:不应和电梯井共用同一竖井 D:电气竖井邻近不应有潮湿的设施

关于工作竖井垂直运输系统安全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前必须按设备管理规定进行检查和试运行,确认合格并形成文件 B:使用过程中每天应由专职人员检查一次,确认安全,做好记录 C:钢丝绳在卷筒上的安全圈数不应少于3圈,其末端固定牢固可靠 D:使用吊桶运输,严禁人员乘坐,吊桶(箱)速度不超过5m/s E:检查,检测中发现问题,处理后即可恢复使用

根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竖井垂直布线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A:顶部最大垂直变位对干线的影响 B:层间垂直变位对干线的影响 C:导线及金属保护管自重所带来的载重及其固定方式 D:垂直干线与分支干线的连接方法

干线子系统垂直通道有电缆孔、管道、电缆竖井三种方式可供选择,宜采用()方式。

A:管道 B:电缆竖井 C:电缆孔 D:电缆手井

竖井开拓方法主要分为()。

A:垂直竖井开拓法 B:下盘竖井开拓法 C:上盘竖井开拓法 D:上向竖井开拓法 E:侧翼竖井开拓法

建筑物内的提物井、管道井、通风排气竖井按()计算建筑面积。

A:不计算建筑面积 B:一层 C:建筑物的自然层 D:一层的1/2

2016年11月29日4时,A铁矿390平巷盲竖井的罐笼在提升矿石时发生卡罐故障,罐笼被撞破损后卡在距离井口2.5m处,当班绞车工甲随即升井向矿长乙和维修工丙报告后、乙和丙下井检修。丙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的情况下,3次对罐笼角、井筒护架进行切割与焊接,切割与焊接作业至7时结束。随后乙和丙升井返回地面。当日7时29分,甲在绞车房发现提升罐笼的钢丝绳异动,前往井口观察,发现盲竖井内起火,当即返回绞车房,关闭向井下送电的电源开关,并立即升井向乙和丙报告。随后甲和丙一起下井,到达390平巷时烟雾很大,能见度不足5m,甲和丙前行到达离起火盲竖井的300m处,无法继续前行,遂返回地面向乙汇报,乙立即报警,调矿山救护队救援,并启动A矿山应急救援预案。截至11月29日10时,核实井下被困人员共122人,其中救护队救出52人,70人遇难。遇难人员中包括周边的4座铁矿61名井下作业人员。事故调查发现,A铁矿与周边的4座铁矿越巷开采,井下巷道及未开采区互相贯通,各矿均未形成独立的通风系统,且安全出口和标志均不符合安全规定。事故调查组确认,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丙在切割与焊接作业时,切割下来的高温金属残块及焊渣掉落在井槽充填护套的表面上,造成荆笆着火,引燃充填护套的可燃物,引发火灾。该起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人员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9523万元、善后处理费用3052万元、财产损失1850万元、停产损失580万元和处理环境污染费用5万元。

这起事故中,当甲发现盲竖井内起火时,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包括( )。 查看材料

A:设法使盲竖井风流反向 B:设法加大盲竖井风速 C:用灭火器灭火,灭火无效时迅速撤离 D:向A铁矿调度室报告火情 E:通知现场人员撤离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