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发散型蛛网模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该模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模型中,实际产量和实际价格始终按照同一幅度进行波动 B:价格波动的最终结果是远离均衡价格 C:该模型价格波动越来越大,是一种不稳定状态 D:农产品的供需情况很容易出现此种模型
某企业设有零部件生产车间和组装车间。其中,组装车间单位面积有效工作时间为每日8小时,车间生产面积1000平方米,每件产品占用生产面积3.5平方米,每生产一件产品占用时间为5小时。该企业2014年预测该产品售价为500元,单位变动费用为150元,总固定成本为400万元。为了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该企业投入巨资改善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更多地使用专家系统来辅助开发工作,仿真模型技术部分替代了实物原型。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资料可以判断,该企业采用的创新过程模型属于( )。
A:技术推动 B:交互作用 C:一体化 D:系统集成和网络模型
在灌注模型时,先加水与硬质石膏调和,灌注印模的组织面;稍后调和熟石膏灌注其他部分。发现熟石膏结固太慢,以后调和熟石膏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白色晶体。
采用分段灌注模型是为了
A:模型美观 B:提高模型强度和降低材料成本 C:提高灌注模型的精确度 D:防止产生体积膨胀 E:防止产生气泡
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应用价值的是()。
A:加强了建设工程所有信息的联系 B:实现了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模拟施工”和“4D施工” C:解决了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专业碰撞”问题 D:有效遏制了信息传递的“漏斗效应” E:解决了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的“效率低下”问题
BIM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
A:各项相关信息数据 B:设计模型 C:建筑模型 D:设备信息
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应用价值的是()
A:加强了建设工程所有信息的联系 B:实现了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模拟施工”和“4D施工” C:解决了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专业碰撞”问题 D:有效遏制了信息传递的“漏斗效应” E:解决了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的“效率低下”问题
建筑工程信息模型交付物 D类可不具备( )。
A:建筑工程信息模型 B:模型工程视图 /表格 C:碰撞检测报告 D:工程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