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动水力等于或大于土的浸水重度,则土的颗粒失去自重,处于悬浮状态,此时土的抗剪强度为零,土颗粒就随着渗流的水一起流动,这种现象就称“流砂”。
产生流砂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动水力( )
A:方向向下 B: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C:方向向上 D:方向向上且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在粉土中,当渗透力(动水压力)()土的有效重度时,会发生流砂现象。
A:大于等于 B:小于等于 C:小于 D:大于
流砂产生的条件为:
A:渗流由上而下,动水力小于土的有效重度 B:渗流由上而下,动水力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C:渗流由下而上,动水力小于土的有效重度 D:渗流由下而上,动水力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下列属于碎石土的是()
A:为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的土 B:塑性指数大于10且粒径小于等于0.075mm为主的土 C:塑性指数(Ip)小于或等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的土 D:卵石
工程上确定为软土的依据是( )。
A: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 B: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5,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 C: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塑限的细粒土 D: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5,且天然含水量大于塑限的细粒土
工程上确定为软土的依据是( )。
A: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 B: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5,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 C: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塑限的细粒土 D: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5,且天然含水量大于塑限的细粒土
当动水力 等于或大于土的浸水重度处于悬浮状态此时土的抗剪强度为
零土颗粒
就随着渗流的水一起流动这种现象就称为流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