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应砌马牙槎,从每层柱脚开始,先进后退 B:沿墙高每500mm设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500mm C:应按先浇柱后砌墙的施工顺序进行 D:构造柱混凝土可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宜大于2m
某型钢混凝土框架一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房屋高度91m,首层层高4.6m。该建筑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I2类建筑场地。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纵向钢筋均采用HRB400级钢筋。
首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柱C
截面为800mmx800mm,柱内钢骨为十字形,如图13-25所示,图中构造钢筋于每层遇钢框架梁时截断。试问,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最低要求的C
柱内十字形钢骨截面面积(mm
)和纵向配筋,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6832,12
22+(构造筋4
14) B:26832,12
25+(构造筋4
14) C:21660,12
22+(构造筋4
14) D:21660,12
25+(构造筋4
14)
关于钢筋混凝土柱的说法中,下列不正确的是( )。
A:钢筋混凝土柱的长细比一般控制在ι
/b≤30或ι
/b≤25(b为矩形截面短边,d为圆形截面直径) B: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而且根数不得少于4根 C:钢筋混凝土柱是典型的受压构件,其截面上一般作用有轴力Ⅳ和弯矩M D:箍筋间距不宜大于400mm,而且不应大于柱截面的短边尺寸
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包括()。
A:普通钢筋混凝土桩 B: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 C:非普通钢筋混凝土桩 D: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
用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钢筋,要求钢筋()。
A:强度高 B:应力松弛率低 C:与混凝土的粘结性好 D:ABC
按加工方法,钢筋混凝土杆可分为()。
A: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杆和普杆 B: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杆和锥型杆 C:锥型杆和普杆 D:有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杆和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不符合钢筋混凝土柱的受力特点及配筋要求的是( )。
A:钢筋混凝土柱子的承载力比同等条件的短柱低 B:纵向钢筋宜采用较粗的钢筋,以保证钢筋骨架的刚度及防止受力后过早压屈 C:在轴心受压柱中纵向钢筋数量由计算确定,且不少于4根并沿构件截面四周均匀设置 D: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400mm及构件截面的短边尺寸,且不应大于10d(d为纵向钢筋的最小直径)
关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应按先浇柱后砌墙的施工顺序进行 B: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应砌马牙槎,从每层柱脚开始,先进后退 C:沿墙高每500mm设2Φ6拉结钢筋,每边深入墙内不宜小于500mm D:构造柱混凝土可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宜大于2m
钢筋混凝土支护是用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或( )所进行的支护。
A:锚喷 B:锚杆 C:松动圈 D:浇筑的钢筋混凝土砌筑的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