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越来越普遍,大多数农村劳动力都具有以下特征:年轻力壮,能吃苦,但是文化水平较低,技能较差。这些人进入城市以后往往只能从事一些工资较低,工作条件较差的工作。某城市的市政府为了保证本市居民的就业,采取了限制外来劳动力在某些行业或职业中就业的做法,比如不允许外来人口做出租车司机等。
该市限制外来劳动力从事某些工作的做法所产生的影响是( )。
A:有利于城市高素质人才的就业 B:它限制了城市用人单位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 C:有利于提高城市低技能工人的素质 D: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越来越普遍,大多数农村劳动力都具有以下特征:年轻力壮,能吃苦,但是文化水平较低,技能较差。这些人进入城市以后往往只能从事一些工资较低,工作条件较差的工作。某城市的市政府为了保证本市居民的就业,采取了限制外来劳动力在某些行业或职业中就业的做法,比如不允许外来人口做出租车司机等。
在促进城市低技能劳动力就业方面,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做法是()。
A: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 B:对因缺乏技能而就业困难的失业者,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免费培训机会 C:提供更好的公共就业服务 D:对进城打工的农民征税,补偿失业的城市低技能劳动力
劳动力市场均衡是一种理想状态,但在现实中,经常会存在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的状态,这与劳动力供求双方在劳动力市场上遭遇的摩擦力有关,例如企业并不都是按照所谓的通行市场工资率来支付工资,也不总是根据需要任意调整雇用的劳动力数量;而对于劳动者来说,他们也并非为获得更高的工资就经常性地变换雇主,或者因为对当前雇主支付的工资水平不满意就立即辞职。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劳动力供给方在劳动力市场上遭遇的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现实中,即使在同一职业中拥有相同技能的劳动者之间也存在工资差别,这是一种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现象 B:在现实中,之所以出现同一职业中拥有相同技能的劳动者之间也存在工资差别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流动受到人为限制 C:劳动力流动成本的存在是导致劳动者不会因为存在工资差别就一定流动的主要原因 D:从存在劳动力流动成本角度来看,劳动力在不同雇主之间流动实际上并不是完全自由的
某大学课堂上,一位教授指出,劳动力供给涉及劳动力供给数量和劳动力供给质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国的经济发展既取决于劳动力数量,也取决于劳动力质量。目前,我国的劳动力供给数量增长速度放慢,劳动力质量未能实现较快的提高。此外,一个国家的劳动力资源利用情况可以从就业中反映出来,教授指出,对中国劳动者就业产生影响的近期动向有以下两个:一是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国际上一些知名的大公司已经开始将原来委托中国企业生产加工的很多产品收回到本国生产。二是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很多资本设备的价格在不断下降。最后,教授还强调,影响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因素会对劳动力的就业产生影响。
劳动力供给质量包括的内容有( )。
A:劳动力队伍的身体健康状况 B:劳动者的平均工资水平 C:劳动力队伍的受教育训练程度 D:劳动力队伍的人数
某地区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以下几种情况:第一,该地区2008年年底时共有130万人,其中就业人口99万人,非劳动力人口30万人;第二,该地区2009年上半年的失业率明显上升,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的流量一存量分析可以发现,劳动力的流动比较活跃,但是流动的方向却不利于就业;第三,该地区最近几年的基尼系数持续上升;第四,该地政府正在准备通过政府投入一部分资金的方式,对失业者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尽快重返工作岗位。
该地区2009年的劳动力流量一存量变动方向中,会起到推动失业率上升作用的流向包括( )。
A:就业者变成失业者 B:失业者变成非劳动力 C:非劳动力变成失业者 D:非劳动力变成就业者
管理系统的动力包括( )。
A:能级动力 B:物质动力 C:行为动力 D:精神动力 E:信息动力
动力定型的特点是
A:年龄越小,动力定型越不容易建立 B:对弱型和惰性型儿童形成的习惯要经常改变 C:动力定型形成以后学习效率高 D:属于一种生理性保护机能 E:以上均对
席力图召
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内,汉名为"延庆寺",清重建。为汉藏混合的喇嘛庙。
图示对称结构受对称荷载的作用,则其内力图中()。
A:弯矩图正对称,剪力图反对称 B:弯矩图反对称,剪力图正对称 C:弯矩图和剪力图均为反对称 D:弯矩图和剪力图均为正对称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以下几题
2006年,全国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男性劳动力8434万人,占64%,从年龄构成上看,20岁以下占16.1%,21-30岁占36.5%; 31-40岁占29.5%;41-50占12.8%;51岁以上占5.1%。从文化程度看,文盲占1.2%;小学文化程度占18.75;初中文化程度占8.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3%。
关于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的描述,无法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外出劳动力大多从事第二产业 B:各地区的劳动力流向主要取决于本地的生活习惯 C: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劳动力大部分会留在省内 D:不同地区劳动力对从业地区选择的倾向性差异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