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M施工方法的优点是()。
A:施工速度快,工期得以缩短 B:对围岩的损伤小,几乎不产生松弛、掉块,可减轻支护的工作量 C:没有振动和噪声 D:振动、噪声小,对周围的居民和结构物的影响小 E:机械化施工,安全,作业人员多
某隧洞工程,施工单位与项目业主签订了120000万元的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每延长(或缩短)1天工期,处罚(或奖励)金额3万元。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施工前,施工单位拟定了三种隧洞开挖施工方案,并测算了各方案的施工成本,见表2.1
表2.1 各施工方案施工成本单位:万元
当采用全断面法施工时,在地质条件不好的情况下,须改用其他施工方法,如果改用先拱后墙法施工,需再投入3300万元的施工准备工作成本。如果改用台阶法施工,需再投入1100万元的施工准备工作成本。
根据对地质勘探资料的分析评估,地质情况较好的可能性为0.6。
事件2:实际开工前发现地质情况不好,经综合考虑施工方案采用台阶法,造价师测算了按计划工期施工的施工成本、间接成本为2万元/天;直接成本每压缩工期5天増加30万元,每延长工期5天 减少20万元。
问题:
绘制事件1中施工单位施工方案的决策树。
[QQ截图20161109102037.gif]
某隧洞工程,施工单位与项目业主签订了120000万元的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每延长(或缩短)1天工期,处罚(或奖励)金额3万元。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施工前,施工单位拟定了三种隧洞开挖施工方案,并测算了各方案的施工成本,见表2.1
表2.1 各施工方案施工成本单位:万元
当采用全断面法施工时,在地质条件不好的情况下,须改用其他施工方法,如果改用先拱后墙法施工,需再投入3300万元的施工准备工作成本。如果改用台阶法施工,需再投入1100万元的施工准备工作成本。
根据对地质勘探资料的分析评估,地质情况较好的可能性为0.6。
事件2:实际开工前发现地质情况不好,经综合考虑施工方案采用台阶法,造价师测算了按计划工期施工的施工成本、间接成本为2万元/天;直接成本每压缩工期5天増加30万元,每延长工期5天 减少20万元。
问题:
列式计算事件1中施工方案选择的决策过程,并按成本最低原则确定最佳施工方案。
机会点4成本期望值=102000+6800+3300=112100万元
机会点5成本期望值=106000+6800+1100=113900万元
由于机会点5的成本期望值大于机会点4的成本期望值,所以应当优选机会点4的方案。
机会点1 总成本期望值=(101000+4300) x0.6+ (102000+4300) x0.4=105700万元
机会点2总成本期望值=(99000+4500) x0.6+ (106000+4500) x0.4=106300万元
机会点3总成本期望值=(93000+6800) x0.6+112100x0.4=104720万元
由于机会点3的成本期望值小于机会点1和机会点2的成本期望值,所以应当优选机会点3的方案。
某施工企业承担了一幢六层房屋的施工任务。根据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中规定的各项职责,该工程的施工方项且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完成了项目组织结构模式的确定、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等准备工作。在第二层施工时,旁站监理员发现施工人未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要求进行操作,存在质量隐患。
施工方项目经理在本工程实施中具有的权限是( )。
A:组建项目经理部 B:制订内部计酬方法 C:签订合同 D:选择分包方
某施工企业承担了一幢六层房屋的施工任务。根据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中规定的各项职责,该工程的施工方项且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完成了项目组织结构模式的确定、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等准备工作。在第二层施工时,旁站监理员发现施工人未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要求进行操作,存在质量隐患。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下列各项内容中应首先确定的是( )。
A:施工平面图 B:施工进度计划 C:施工方案 D: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某住宅工程,建筑面积21600m2,基坑开挖深度6.5m,地下二层,地上十二层,筏板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枃。工程场地狭小,基坑上口北侧4m处有1栋六层砖泥结构住宅楼,东侧2m处有一条埋深2m的热力管线。
工程由某总承包单位施工,基坑支护由专业分包单位承担,基坑支护施工前,专业分包单位编制了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报总承包单位备案并直接上报监理单位审查:总监理工程师审核通过。随后分包单位组织了3名符合相关专业要求的专家及参建各方相关人员召开论证会,形成论证意见:
“方案采用土钉喷护体系基本可行,需完善基坑监测方案,修改完善后通过"。分包单位按论证意见进行修改后拟按此方案实施,但被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以不符合相关规定为由要求整改。
主体结构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安全主管部门进行施工升降机安全专项检查,对该项目升降机的限位装置、防护设施、安装、验收与使用等保证项目进行了全数检查,均符合要求。
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在3层进行了样板间施工,并对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工程交付使用前对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时,随工单位以样板间已检测合格为由将抽检房间数量减半,共抽检7间,经检测甲醛浓度超标:施工单位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后对原检测的7间房回再次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合格,施工单位认为达标,监理单位提出不同意见,要求调整抽检的房间并增加抽检房间数量。
本项目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到专家论证的过程有何不妥?并说明正确做法。
某施工单位承担新庄穿堤函洞拆除重建工程施工,该涵洞建筑物级别为2级,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拆除老函洞、重建新函洞等。老函洞采用凿除法拆除;基坑采用挖明沟和集水井方式进行排水。施工平面布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图3施工平面布置示意图
为加强施工管理,规范施工项目负责人执业行为,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注册建造师施工管理签章文件目录》,施工单位梳理出需由该施工项目负责人(注册建造师)签署的施工管理文件清单,其中,质量管理类文件包括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等。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施工单位在施工前,针对本工程提出了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单项工程清单。专项施工方案以施技术方案报审表开工报送,专项施工方案包括工程概况等内容。对于需组织专家进行审查论证的专项施工方案,在根据专家审查论证报告修改完善并履行相应审核签字手续后组织实施。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除工程概况外,专项施工方案中还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根据专家审查论证报告修改完善后的专项施工方案,在实施前履行哪些审核签字手续?
需组织专家进行审查论证的有基坑降水、土方开挖。
理由:因为堤防顶部高程为16m,函洞基底高程为6m,开挖深度为10m,开挖超过了5m,属于深基坑工程,达到了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单项工程,所以需要专家论证。
3.专项施工方案中还应包括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劳动力计划和设计计算书及相关图纸等。
审核签字手续: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项目法人单位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