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
某机电公司承接一地铁机电工程(4 站 4 区间),该工程位于市中心繁华区,施工周期共 16 个月,工 程范围包括通风与空调,给排水及消防水,动力照明,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等。
工程各站设置 3 台制冷机组,单台机组重量为 5.5t,位于地下站台层。各站两端的新风及排风竖井共安 装 6 台大型风机。空调冷冻,冷却水管采用镀锌钢管焊接法兰连接,法兰焊接处内外焊口做防腐处理。其中 某站的 3 台冷却塔按设计要求设置在地铁入口外的建筑区围挡内,冷却塔并排安装且与围挡建筑物距离为
2.0m。
机电工程工期紧,作业区域分散,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进行重点 控制。在安全管理方面,项目部根据现场作业特点,对重点风险作业进行分析识别,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 措施和应急预案。
在车站出入口未完成结构施工时,全部机电设备,材料均需进行吊装作业,其中制冷机组和大型风机的 吊装运输分包给专业施工队伍。分包单位编制了吊装运输专项方案后即组织实施,被监理工程师制止,后经 审批,才组织实施。
在公共区及设备区走廊上方的管线密集区,采用“管线综合布置”的机电安装新技术,由成品镀锌型钢 和专用配件组成的综合支吊架系统。机电管线深化设计后,解决了以下问题:避免了设计图纸中一根
600*400mm 风管与 400*200mm 电缆桥架安装位置的碰撞;确定了各机电管线安装位置;断面尺寸最大的风 管最高,电缆桥架居中,水管最低;确定管线间的位置和标高,满足施工及维修操作面的要求。机电公司根
据优化方案组织施工,按合同要求一次完成。 问题
3.采用“管线综合布置”优化方案后,对管线的施工有哪些优化作用?
方案优化:
(1)深化综合管线排布,预知建筑空间内相关阶段管线布置;(2)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
(3)确保不同专业人员交叉作业造成的不必要的拆改;(4)发现原设计管线排列碰撞问題,对管线 重新排布;(5)确保管线相互间的位置、标高等满足设计、施工及维修要求。P194
综合点位排布的规律或设计原则有()。
A:点线呼应原则 B:直线排布 C:居中原则 D:对称布置 E:板块均分原则
下列哪个模型是合成或综合的模型()
A:外部模型 B:概念模型 C:内部模型 D:都不是
综合布线工程测试时,一般基于那些模型进行测试()。
A:基本链路模型 B:信道模型 C:永久链路模型 D:通道模型
按管线综合布置的一般原则,从建筑到道路的方向由浅至深布置,以下管线排布顺序正确的是()。
A:煤气管线雨水管线给水管线污水管线 B:煤气管线给水管线污水管线雨水管线 C:煤气管线给水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 D:雨水管线煤气管线给水管线污水管线
有关城市工程管线综合布置的原则,下列有误的是( )。
A:规划中各种管线的位置可以采用不同的城市坐标系统,综合布置时再统一城市坐标系统及标高系统 B:管线带的布置应与道路或建筑红线平行 C:在山区,各管线敷设应充分利用地形 D:综合布置时,干管应布置在用户较多一侧或将管线分类布置在道路两侧
有关城市工程管线综合布置的原则,下列()项有误。
A:规划中各种管线的位置可以采用不同的城市坐标系统,综合布置时再统一城市坐标系统及标高系统 B:管线带的布置应与道路或建筑红线平行 C:在山区,各管线敷设应充分利用地形 D:综合布置时,干管应布置在用户较多一侧或将管线分类布置在道路两侧
对于物业管理部门,包含建筑工程信息的竣工模型的用途是: ()
A:发现原始设计图纸中的问题,并利用模型进行管线综合排布调整。 B:导入物业运维管理系统中将模型和建筑物关联进行整体管理管控。 C:对综合管线模型直接布置支吊架模型并进行校核计算。 D:通过机电模型和建筑模型的配合,进行孔洞预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