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测量出的市区中等起伏地的损耗中值都是在基准天线高度情况下测得的,即基站天线高度为(),移动台天线高度为()。
对于天线高度设计的原则,下列哪几项说法不正确:()
A:同一基站不同小区的天线允许有不同的高度。这可能是受限于某个方向上的安装空间;也可能是小区规划的需要 B:天线高度越高,要求的水平分集距离越小,因此,对于天线安装空间受限的情况,可以考虑把天线安装得高一些 C:天线高度过高会降低天线附近的覆盖电平(俗称“塔下黑”),特别是定向天线该现象更为明显 D:天线高度过高容易造成越区覆盖、同/邻频干扰等问题,影响网络质量
仿真时输入的天线挂高是()
A:建筑物高度; B:抱杆长度; C:天线相对覆盖区的高度; D:天线相对周围地面的高度;
CW测试(连续波测试)是进行传播模型校正的必经步骤,测试站址应符合以下标准:()
A:天线高度大于20米,天线高于最近的障碍物5米以上; B:天线高度大于20米,天线高于最近的障碍物1米以上; C:天线高度小于20米,天线高于最近的障碍物5米以上; D:天线高度小于20米,天线高于最近的障碍物1米以上。
通用无线传播模型和以下因素有关系()。
A:基站天线高度 B:UE天线高度 C:基站与UE的距离 D:基站天线下倾角
网络仿真时,当小区()改变时,需要重新进行预测。
A:传播模型、天线高度、天线方位角、预测范围 B:传播模型、天线高度、天线方位角、小区半径 C:传播模型、天线高度、天线下倾角、预测范围 D:传播模型、天线类型、天线方位角、预测范围
下面哪个参数是不可以修改的()
A:天线纬向 B:小区半径 C:天线高度方向指示 D:天线海拔高度
在导电良好的地面上,决定短波天线辐射仰角的主要参数是()
A:天线的绝对高度,与波长无关 B:天线离地面的相对于波长的高度,即离地高度除以波长 C:天线离海平面的绝对高度 D:天线导线或者八木天线主梁与地面之间的夹角
VHF通信的最大作用距离是由()决定的。
A:发射天线高度 B:接收天线高度 C:收发天线高度和地球曲面半径 D:发射功率
下列关于天线相对高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线所在位置与地面的差值 B:天线处采集到的GPS 高度值 C:天线抱杆高度+天线所在位置与目标覆盖区域的高度差值 D:天线所在位置与海平面的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