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县造纸厂因超标排放的污染物先后造成8户养殖专业户所养鱼苗大面积死亡,损失12万元。甲县环保局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对造纸厂作出如下处理决定:(1)赔偿受损害的8户养殖专业户经济损失8万元;(2)罚款2万元;(3)立即对污染严重的生产项目停产整顿。造纸厂向市环保局申请复议,市环保局根据《水污染防治法》以及《民法通则》的规定,作出如下复议决定:(1)撤销县环保局处罚决定中的第一项和第三项,维持第二项;(2)责令县造纸厂赔偿8户养殖专业户的经济损失12万元。结合以上案情,回答以下问题:
如造纸厂不服提起行政诉讼,应以谁为被告?( )
A:因市环保局在复议决定中维持了县环保局具体行政行为中的第二项处罚决定,因而应由县环保局做被告 B:市环保局的复议决定既有维持的部分,也有撤销的部分,因而从方便起诉人的角度,以市环保局为被告或者以县环保局为被告均可以 C:市环保局的复议决定既有维持的部分,也有撤销的部分,因而应由市环保局和县环保局做共同被告 D:因市环保局的复议决定部分撤销了原具体行政行为,且变更了处理结果,属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因而应由市环保局做被告
苏某系某市制药厂的职工,受该厂委托去某限价区内收购当地农民采挖的麻黄草,收购后苏某雇了个体运输户陈某的汽车,将麻黄草运往所属的制药厂。在运输途中,被该县草原监理所工作人员发现,经检查,苏某,陈某并未持有采药许可证及调运,货运的合法批准手续,该县草原监理所遂对苏某作出没收麻黄草并处以麻黄草价款2倍的罚款处罚。在执法过程中,该监理所工作人员认为苏某认错态度不好,对其进行了殴打。苏某不服,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该行政处罚决定,确认该监理所工作人员的行为违法并对其所造成的人身伤害给予赔偿。
在诉讼过程中,苏某提出县草原监理所处罚对象错误,他受市制药厂的委托,不应对其进行行政处罚。被告遂向法院申请补充收集与此相关的证据。法院应否准许?( )
A:不予准许,否则违反了先取证后裁决的行政程序 B:不予准许,人民法院应当自己收集与此相关的证据 C:应予准许,因为原告提出了其在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所没有提出的反驳理由 D:应予准许,否则司法程序将会出现不公平
甲公司对县工商局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向市工商局申请了行政复议。市工商局经审查,决定将罚款数额变更为5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下列关于行政复议申请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行政复议申请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B:市工商局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不得向甲公司收取任何费用 C:行政复议的举证责任,由甲公司承担 D:行政复议的举证责任,由县工商局承担
甲公司对县工商局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向市工商局申请了行政复议。市工商局经审查,决定将罚款数额变更为5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一般不停止执行。下列情形中,可以停止执行的是( )。
A:甲公司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B:县工商局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C:市工商局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D: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甲公司对县工商局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向市工商局申请了行政复议。市工商局经审查,决定将罚款数额变更为5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下列情形中,行政复议机关应决定予以撤销,变更或者确认其违法的是( )。
A:具体行政行为适用依据错误的 B:具体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的 C: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 D: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
甲公司对县工商局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向市工商局申请了行政复议。市工商局经审查,决定将罚款数额变更为5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行政复议决定书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是( )。
A:该决定书作出之日 B:该决定书送达之日 C:该决定书作出之日起第30日 D:该决定书送达之日起第30日
甲公司对县工商局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向市工商局申请了行政复议。市工商局经审查,决定将罚款数额变更为5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如果甲公司对市工商局的行政复议决定不服,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公司可以向县工商局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B:甲公司可以向市工商局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C:如果甲公司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由县工商局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D:如果甲公司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由市工商局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下列选项中,行政复议机关可以决定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是______。
A:原具体行政行为是违反法定程序作出的 B:原具体行政行为认定的事实清楚,但证据不足 C:原机关超越职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D:原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明显不当的
下列选项中,行政复议机关可以决定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是( )。
A:原具体行政行为是违反法定程序作出的 B:原具体行政行为认定的事实清楚,但证据不足 C:原机关超越职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D:原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明显不当的